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离不开「关系」。社会的运转,是围绕着人的需求展开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与人的关系就变的特别重要。
关系到底是啥?很多人的答案五花八门,其中的一种解释是「关系是彼此期待对方承担的角色」。可是顺着这个解释,下一个问题就是你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你怎么知道对方期待你承担怎样的角色?
昨天看心理学相关的书籍,精神分析大师比昂有这样一种说法:「关系的本质,是谁制造焦虑,谁容纳焦虑」。
焦虑,是事情没有解决,未来还充满了太多的变数,破坏了一个人的自恋,这种坏无法承受,这份能量向外投射到别人身上就会展现出攻击性,没有地方投射就很容易向内攻击自己,这份能量的源头「是对死亡的恐惧,意味着彻底失控」,这就是焦虑。
比如在当前的大环境下,赚钱并不容易。赚不到钱,现有的生活状态无法持续,就会对生存产生威胁。想尽办法找工作赚钱,却发现投出去的简历石沉大海,不知道未来在哪儿,更没有掌控感,漂泊感的心酸油然而生,对未来的焦虑就会涌上心头。
你看,外界环境的刺激,让一个人产生了焦虑,他自己是焦虑的制造者。很多人心情不好,通常不要惹他,否则这份死能量很容易爆发出来,自恋暴怒,引火烧身,破坏关系。
这个时候,很多人想到找朋友聊一聊,缓解下焦虑,希望自己的心境感受能被看见,他期待朋友承担倾听者的角色。他的朋友,就成了容纳焦虑的容器。自己产生了焦虑,朋友容纳,这就是关系。
为什么要找好朋友聊呢?因为你们的关系很牢固,不会因为暂时的失败而遭受嘲笑,而会感同深受通过同理心产生共鸣,这种安全感就是「依恋」。
即便朋友指出问题,他也知道不管自己怎么「作」,对方还是会容纳他的暴怒,不会离开。这就像一个自我破碎的容器外面,又包了一个新容器,原本破碎的地方在新容器的保护下,内化到心里,原本的破碎的裂痕就被修复了。
如果把受伤者比做孩子,安慰者比做母亲,精神分析大家克莱因对此有非凡的阐述,她有一句经典的表达是:「孩子需要这种感觉,母亲可以在他的攻击性中得以存活」。
我最初看到这句话时很难接受,觉得这太夸张了。可是回想起自己受伤时对别人的依恋,以及别人受伤时对我的依恋,反复琢磨后,觉得现实真的是这样。
每一次受伤,每一次被看见,每一次被疗愈,关系都会随着事情的不断经历逐步加深。所以关系的本质,是谁制造焦虑,谁容纳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