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满足感”实验的真相

马徐骏

心理学界最近出了件大事儿,5月25号,纽约大学的泰勒·瓦特(Tyler Watts)、加州大学的葛瑞格·邓肯(Greg Duncan)和权浩南(Haonan Quan)在心理学领域的顶级期刊《心理科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推翻了斯坦福大学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棉花糖实验”这个名字乍一听可能有点陌生,但我稍微解释一下,你一定听说过。它说的是在儿童时期,能为喜欢的奖励忍耐更长时间的人,通常在长大后有更好的人生表现,更容易成功。

这个实验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它从1966年开始进行,此后成为了社会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实验之一,影响了心理、教育、商业等很多个领域。

但就在上个月,这个实验结论被推翻了。上面提到的这三位作者在《心理科学》期刊上对“棉花糖实验”是这么评价的:

孩子能否取得成功,并不取决于有延迟满足感的能力,而取决于孩子背后的家庭。

The capacity to hold out for a second marshmallow is shaped in large part by a child’s family.

| “棉花糖实验”出了什么问题?

让我们先来还原一下这场实验。

大约90个4、5岁的小朋友围在一个房间里,他们每个人面前都有一块棉花糖,可以马上吃,但假如能等15分钟,他就能拿到两块。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小朋友,你会怎么选?

这就是鼎鼎大名的“棉花糖实验”(The marshmallow test),当时参与测试的是一群斯坦福大学幼儿园的小朋友。实验者叫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他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

实验者走后,不同的孩子就开始有不同的表现了。有的小孩忍不住,马上就吃了;有的用各种计策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蒙眼睛啊,唱歌啊,有的小孩干脆趴在桌子上,准备睡一觉来抵抗诱惑。

实验到这儿还没结束,真正让米歇尔声名大噪的是他之后的研究。在将近30年后,米歇尔进行了追踪调查,当年那些能够抵制诱惑的小朋友,后来的人生果然更成功,和自制力没那么强的小朋友相比,他们身材更好、社会适应性更强、学习成绩也要更好。

这个实验最大的意义在于,它用一个简单的测试,预测了一个孩子未来的人生,这简直就是一颗昭示命运的棉花糖啊。

米歇尔把这个结论发表后,引起了大量关注,使得米歇尔成为“延迟满足感”和自我控制研究的鼻祖。在这些领域的研究,让米歇尔两次获得美国心理协会临床心理学组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说到这里,不知道你有没有意识到哪里不对?是的,这个实验,基本上只是从现象到现象,而现象背后的很多变量,包括社会、文化、家庭因素都被刻意忽略了。

| 推翻“棉花糖实验”的新变量说明了什么?

那么,这场著名的实验到底是怎么被推翻的?当加入了更多的新变量,又能得出哪些结论?

2002年,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调查,他们在美国10个不同的地区招募刚出生的孩子作为观察对象,记录他们各个维度的数据,比如说宗教、种族、父母的教育程度、家庭背景,还有孩子自身的相关能力数据,像是记忆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交流的能力等等,从这些孩子的童年一路追踪到他们的青少年时期。

研究者在这些孩子4岁半的时候,还重新做了一次7分钟版的“棉花糖实验”,内容形式都和原来的实验差不多,记录下当时这些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和相关数据。

我们今天的主人公,3位研究者泰勒·瓦特(Tyler Watts)葛瑞格·邓肯(Greg Duncan)和权浩南(Haonan Quan),研究了上面这些数据后发现,在引入了更多变量之后,原来的实验结论就不成立了。

当年的棉花糖实验,只有不到90个孩子,这些孩子还都来自于斯坦福校园里的幼儿园,也就是说这些孩子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享受着同样程度的教育。

而在新的实验中,研究者把实验范围扩到了超过900个孩子,孩子父母的背景更加多样化,高低学历都有,还纳入了更多的变量因素,比如说宗教、种族、肤色、社会和经济背景等等。

他们得出什么结果了呢?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孩子在小时候能不能抵抗住棉花糖的诱惑,和他未来成不成功根本没什么必然的因果关系。

而就算是两个孩子宗教信仰、性别、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总体思维能力都差不多,比较起来,也会出现一个孩子在测试时坚持的时间更长些的情况。这预测不了他们未来成功的可能性,只能表明他们当时的自控力水平。

这意味着,很多社会心理学家推崇的一个理论,认为只要在孩子小时候培养了他们的自控能力,他们长大就会更容易成功,也没有了依据。

| 让孩子走向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如果旧的设想不成立,那新的研究有没有什么发现呢?

新的“棉花糖实验”不仅推翻了之前的错误结论,还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家庭条件差的孩子,他们更没有耐心多等一会儿,好拿到第二颗棉花糖的奖励。

这里面的关键就在于,这个孩子的社会经济背景,也就是他的家庭条件。当然,这里说的并不是钱多钱少,而是父母为孩子提供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稳定感。

对于“穷”孩子来说,今天有棉花糖吃,明天可能就没有,等待,就意味着风险。即使是父母答应了,也可能变成空头支票,并不会兑现。所以,他们不愿意等待。

而那些富裕家庭出来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教育程度高,家庭收入也多,这些孩子的延迟满足感就更强,因为过往的经验告诉他们,他们的爸妈会保证他们衣食无忧,就算他们没能做到延迟满足,把棉花糖给吃了,他们也会相信事情终究会美好,即使拿不到第二块棉花糖,让爸妈带他们去吃一个冰激凌也不错嘛。

关于这一点,还有很多其他的研究进行证实。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穆莱纳桑(Sendhil Mullainathan)和普林斯顿的行为学家埃尔德·沙菲(Eldar Shafir)在2013年曾经写过一本书,叫《稀缺:为什么太少意味着太多》,书中就详细讲过贫穷是如何让人们更关注短期奖励,而不是长期奖励。

稀缺的状态,会改变人的思维模式,就是我们说的“穷人思维”。说白了,如果孩子有理由相信第一颗棉花糖都有可能消失的话,第二颗棉花糖的奖励就更无关紧要了。

内华达大学的社会学家兰尼塔·雷(Ranita Ray)也写书讲过,贫困中长大的孩子,即使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在发工资的那一天,仍然会乱花钱,买些新衣服、染发剂什么的,这些东西可能看起来挺无聊的,但正是这样的消费,是他们能够承受的唯一放纵了。一时的快乐,哪怕只有一点点,也可以让苦日子变得更容易忍受,尤其是当明天没有更多快乐可以期待的时候。

贫穷或者富裕都只是一个方面,重点在于,家庭给予孩子的稳定感。所以,那些曾经能做到延迟满足感的孩子,后来的成功不是因为他们的自控力,而是他们背后的家庭社会背景起到了关键作用。

再强调一下,这三位作者通过新“棉花糖实验”告诉我们的是,孩子延迟满足感的能力,并不取决于他自己,而是取决于他背后的家庭社会背景。也就是说,家庭为孩子提供的物质、精神层面的稳定感,才是一个孩子长大后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

当然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是无比独特复杂的,有太多的变量,一个心理学实验不能真的进行简单概括。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传统的心理学实验在今天都应该被重新评估。

其实“棉花糖实验”并不是唯一一个难以复制、结论又容易被推翻的心理学实验,我在《世界名刊速读》中就讲过,《新科学家》刊登的心理学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实验之一,“米尔格伦实验”是怎么被推翻的。我把链接放在下面,感兴趣的可以点进去看看。

在今天,按照《大西洋月刊》的话来说就是,心理学遭遇了“复制危机”。在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的快速流通下,心理学实验也会有更多的参照物和变量,还能结合科技对实验猜想进行验证,有可能,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经典实验被推翻,或者被证实不可复制了。

| 总结

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延迟满足的经典实验“棉花糖实验”被推翻了,新结论表明这项实验预示不了一个孩子未来是否能成功。正如金句所说的,孩子能否取得成功,并不取决于是否有延迟满足感的能力,而是取决于孩子背后的家庭,能否从社会、经济背景上,为孩子提供稳定支持的能力。这篇文章也给了我们一个结论,那就是虽然我们改变不了童年的经历,但成年之后的我们,可以为自己营造一种稳定感,以降低内心的稀缺感,帮助自己过上更好的人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056评论 5 47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842评论 2 37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8,938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296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292评论 5 36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413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824评论 3 39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493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686评论 1 29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02评论 2 31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553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281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820评论 3 30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7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09评论 1 25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699评论 2 34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257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译者:任俊 闫欢原著名称:《The Marshmallow T...
    马文Marvin阅读 3,261评论 0 5
  • 还在上小学的孩子视力下降了,你绝不会直接领着他去眼镜店。 绝大多数家长都会先带着孩子去趟医院,让医生看看怎么回事,...
    小欧言商阅读 234评论 0 4
  • 原文链接: Lambdas 原文作者: shekhargulati 译者: leege100 lambda表达式是...
    忽来阅读 6,555评论 8 129
  • 4步成为行业精英 有些刚开始工作的职场新人很困惑,怎么才能在一个领域里迅速牛起来呢?最近,领英发表了一篇文章,告诉...
    17d29357f903阅读 157评论 0 0
  • 初中的时候,哥哥很大气的给我和姐姐买了两个在当时很流行的mp4,一个粉色,一个蓝色,具体的牌子现在已经记不起来...
    倚语阅读 377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