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琳琅满目的保险公司及保险产品,以及无数“外表光鲜”却在保险条款下面埋着某些“坑坑洼洼”,怎样明智的选择一家保险公司及产品让诸多喜欢对比的保险购买者眼花缭乱,可是当了解过购买保险的几大原则性问题后,这些烦恼都会消散如烟。
一、选择网点多、服务流程成熟规范、运营稳、理赔快、偿付强的大公司
目前互联网保险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但这些保险公司的线下网点却寥寥无几,等到真正理赔或者寻求其他变更等服务时,就难以快速找到服务点进行咨询及跟进,虽然可以进行线上智能理赔,但是核实理赔材料以便高效理赔、理赔被卡能迅速跟进、有专门的线下服务专员专门跟进这些环节在理赔过程中一样至关重要,因为在生命面前,在各种疾病的黄金救援期间,时间变得至关重要。所以优先选择线下网点多、服务全、服务流程成熟规范且高效且理赔快的大公司。
我们要知道保险公司是金融机构,所收取的保费除了拿来投资升值,还需要留存一部分资金进入偿付资金池里,用于理赔、偿还债务以及未来应该承担的责任等。私营企业及小保险公司普遍投资风险有时会难以把控,一旦波及其偿付能力,届时理赔慢,理赔难的问题就会逐渐增多。在中国保险行业保险公司一旦申请破产,其经营的人寿保险业务由保监会强制指定其他保险公司接手,那么在申请破产之前、下一家保险公司接手之前难以理赔的风险都由客户来承担,而被接手的只是人寿保单,财险保单是不在保监会的破产保护范围内的,所以投资需谨慎,保险型保险最好也选择运营稳及偿付强的大公司。
二、选择真正做保险保障而非保险盈利的公司
相信消费者都不希望自己缴纳的保费有一大部分进入股东盈利的口袋里。而国有独资保险公司在这方面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因为国有保险公司不设股东会,不对股东负责,也就没有了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必须为股东创造最高价值的限制,国企以国家保障政策的实施为宗旨,并不以营利为动机,才能让保险真正的取之于民,保障之于民。
三、选择“后台”够硬的保险公司
1993年,中国几大保险公司因为一份年利率8.8%的理财产品而陷入了大负债的被动局面中,其中身为民企的中国XX保险公司选择鼓励或强制消费者退保的形式清理这批负债保单,但即便如此,中国XX保险公司这么多年来仍然无法清除这笔负债,这也是它为什至今无法在美国上市的主要原因。而当时身为国企的中国人寿面临着同样的局面,只是不同的是,中国人寿没有要求消费者退保,而是由国家出手,成立一家中国人寿(集团)公司,将所有负债的保单统统拿走,而原来的中国人寿摇身一变成了资产干干净净的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继而2003年成功在美国上市,而原来购买了那款高额利率理财产品的消费者到目前为止依然享受着年8.8%的高额回报,直至终身。
国有保险公司背后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共中央部,无论历经何种艰辛,中共中央都会为这些企业扫清障碍,以让国民享受持久稳健的保险保障,保住民生之根本。
四、选择长存的保险公司
对于保险而言,短则一两年,中则十几二十年,更有常常一投保就是两、三代人的事,在历史长河里,中国激荡的经济发展中,多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又沉沦消失,怎样让我们的保单稳稳得握在自己的手中一直处于它第一任保险公司的长期保障保护之下,这就需要选择细水长流的保险公司。
中国四大副部级央企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财险;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主营人寿保险,含意外险健康险等;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主营出口海外业务;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公司/主营海外业务。注:太平保险非太平洋保险,太平保险因常年运营海外业务而最不为内地人所知,我们所熟知的太平洋保险是一家成立于1991年的私营企业),这四家大副部级央企保险公司个个都有70周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历经岁月的磨练仍然活跃于保险市场的舞台上。其中在人寿保险行列中,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一直稳居了全国寿险企业之首。
五、选择投资稳健的保险公司
顶级国有保险公司拥有得天独厚的国有资源,它们所拥有的投资项目都是国有大型垄断能源投资项目,如南方电网、东沪高铁、西气东送、大秦铁路等等,海外的优质投资项目也能依靠国有资源稳定拿下。对于金融企业来说,稳健的投资才是稳健运营的根基。
六、优先选择纯保障型产品
保险不同于其他金融产品,其属性更偏向于“保障”而非增值,这是保险的独特之处。对于年轻的家庭而言,金融资本仍很薄弱,人力资本则异常珍贵(人力资本是指一个人从目前到退休抵消掉通货膨胀后能创作的金融价值总和,而这些资产要用于一个家庭的所有家庭开销、子女教育、养育子女、赡养父母等等),然而人力资本存在着诸多风险,比如意外、疾病,而这些风险都可以通过保险金融产品来对冲。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力资本会变得越来越少,也就是人能创造的总价值越来越少,而积累的金融资本越来越多,这时候,就开始需要理财型的金融产品来保护金融资本。所以年轻的家庭,最需要的是保障型的产品来保障家庭目前最大的资产:人力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