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喜欢读南怀瑾老师的书,每每不能放下。“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还真是有过,那些时候往往读到午夜过后不忍睡觉,弄得老是睡懒觉不能早起。
南老师的十卷本选集最喜欢的就是《论语别裁》、《易经系转别讲》,属于枕边书。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在《论语》的“为政第二”和“里仁第四”两篇里系统的讲了“孝”,分有几个递进,以前试着和朋友喝酒聊天作为谈资。今天又翻阅更觉深意。
孟懿子时为鲁国大夫,属于当权者,问孔子何为孝?孔子回答“不违背”,从个人来讲不违背父母的意愿,顺从他们;从治国者从政角度来讲不违背天下人的意思,必须大孝于天下,对天下人要负公道的责任,视天下如父母,才是真孝。
我有个朋友,就做到了“无违”。他在我们这里建立家庭后,回老家将自己的父母接过来一起住,开始父母在这边图个新鲜还很高兴。渐渐地我的朋友发现自己的父母的心思象是惦记老家,他就和父母商议送老人回老家,老人很高兴,这就是孝道里的无违,能观察到还做到很不简单。
可我们大部分人不是这样的,以为现在的条件好了,将父母接到身边,衣食住行比老家好了不知多少倍,老人还不愿意呆,真是没法理解?实际是违背了老人的心愿的,这并不符合孝道。青年人未必懂的透。
孔子同时又是随时随地都在对学生施教,樊迟驾车的空,又和樊迟交流:父母活着的时候我们要孝敬他们,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这是因为问的人是鲁国从政者孟懿子,孔子才这么回答。下面是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来问,显然回答不一样了。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父母看到孩子生病了,那种担心忧愁,可想而知。孔子对这位“世家公子”说对父母能付出当自己的孩子生病的时候的程度,就是孝了。
孟武伯作为孟懿子的长子,将来是要继承官位的,所以先教育他感受自己对孩子的爱,再来感受反哺给父母。将来才能更好的爱天下人。
也有讲,孝是最担心父母的疾病,也是对的意思。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一到冬天特别担心在老家的母亲会犯哮喘病,早上一看到宿舍楼的玻璃上有冰花,心里就堵一天,因为担心母亲的健康。
后来看了一副对联“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也就懂了。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的弟子子游问时,讲的更简单明了,孝不仅仅是能让老人吃上喝上,家里养的狗养的马也都有的吃,内心不敬,有什么区别?!
孔子在这里回答的语气很厉害的,近乎生气的感觉,仿佛能从身边感受到。“敬”重是内心里的感觉往外发出来的,没有敬意时的神情和动作很容易被感受到。
进一步讲,不敬之心,何以怀恩天下呢?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回答弟子子夏的问时,也是简单明了,还带有反问的语气。脸色很难看,只是帮着做做劳务,吃些好吃的酒肉就是孝吗?
“色难”就是脸难看,甩脸子的意思,态度不容易作假。
我和一个老人讲这段时她马上说,“太对了青年,我们都知道能喝热脸汤不吃冷脸面,儿媳妇给你端来一碗热面可是望你面前一摔,你还吃的下嘛?”,民间的俗话也都表达了孔子的原意。
这些放在为政篇里是有深意的,为政的态度和修为是和真学问,你说你对部下爱护,开口就骂,把脾气发在他身上,发了脾气后对他再好也就没用了。
我们看历朝的大臣在为国家或百姓的事给皇上奏折时,很多都有“圣朝以孝治天下”的话,就是先拿这个大帽子给皇帝头上一戴,然后再“如何如何”,这就是提倡孝的好处。
下面这三则是在“里仁第四”篇里,处于仁的状态里应该怎么来思考孝呢?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古人讲父母年龄大了,怕没人照顾而不远游,即使远游也要做出安排。
农耕文明里,出个门再联系或沟通消息都是很麻烦的,时间少则几个月,多则上年,所以外出时要为父母备好冬天取暖用的柴火,夏天用的清凉用品,还要备好衣食用品,这是孝子之道。
当然我们现在的交通信息发达了,但心里也是应该做好这些孝子之道的。
想起前段时间京东公司的刷屏暖心广告,就是父母惦记儿女的,未见儿女这般惦记父母的,孝道之道一万年不会老。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接上则,离开了父母,不在父母面前三年,对父母的爱心、孝心深系于怀,这就是孝子。
并且感念和心念念中,也是自我进步和向善的源头,若能这般大爱于天下,则是天下的福祉。本来古人读书的少,读书是为了服务于天下百姓的,越想越有味。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在这里告诉我们做子女的,不要不知道父母的年龄,两种心里:一种因为父母年龄又多了一岁,寿又添了一岁而高兴;同时又害怕,因为父母年岁越高,距离人生的终点越近,为儿女的与父母相处行孝的时间越短。这是一种矛盾心理。
我们常说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是这个道理,尽孝道早要乘早。
总结一下,我看了论语里的孝特别感慨。
盖意为:孝道是,内心里敬重,脸色上要和悦,不做违背老人心愿的事,对老人的生活起居做出恰当的安排,心里要记着老人的年龄。扩而充之,才能爱天下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