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驱动力1.0:人的生物本能驱动,驱动力2.0:外在环境的奖惩,驱动力3.0是什么呢?
20世纪80年代,乔布斯和他的团队成立了苹果公司,并挖到了原百事可乐的总裁约翰•斯卡利,成为苹果公司的CEO。乔布斯来到曼哈顿,和约翰•斯卡利说,“我需要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你是要卖一辈子糖水呢,还是要和我一起改变世界?”于是,约翰斯卡利来到了苹果公司。
是什么驱动了约翰斯卡利放弃了高位和高薪而选择加入当时收入低,但是使命感更强的“苹果”?是什么驱使一群小孩不为奖励却乐此不疲的踢球?是什么让我们当初激情万丈,可以不计得失日以继夜的工作?这些并不完全来至于物质,这就是驱动力3.0,来至于内在的动机。
丹尼尔平克在《驱动力》一书中提出,在奖励与惩罚失效的当下,要焕发人的热情,就要激发人的第三种驱动力。因为传统的“胡萝卜+大棒”式的奖惩,在一开始是有效的,可是从长远来说,他的边际效益递减,反而会造成人们短视的行为,摧毁了人内在动机,遏制了人的创造力,就像那群踢球的小孩,从刚开始的当初喜欢到因为奖励踢球,到最后因为奖励减少而失去踢球的动力,这就是我们企业绩效考核最大的问题。多年前索尼公司的副总裁写过一篇文章《绩效注意毁了索尼》,因为绩效考核,员工反而只注重眼前的物质汇报,而且消退了人内在动力,丧失了企业的精神。
驱动力3.0包含三个方面的要素:
1.目的-渴望做些超越自我,伟大的事情
2.专精-渴望将有意义的事情越做越好
3.自主-渴望自我引导,自我做主
1.关于目的:
工作本身的价值也能激发我们的动力,而工作的价值不在于做什么、怎么做,而在于在工作的目的与意义。一件伟大的事情,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改变公司、改变行业、改变世界的事情,而且能带来更多的自我挑战,是不是听起来就热血沸腾,跃跃欲试。其实很多工作都具备让人激动不已的价值,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挖掘和呈现他的价值或者赋予他更大的价值。比如,保洁的工作,简单重复,日复一日,很多人看到的最大的价值就是保证环境卫生、整洁,可是有一天有一位高级人才因为走进了我们的卫生间,看到了烟头、污渍、臭气、没有纸巾、没有洗手液、没有热水,他放弃了这家公司,因为他觉得这不是一家能让人很愉悦的公司、也是一家逼格很低的公司,这个时候,我们发现保洁的工作意义,他是可以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提升员工的舒适度、让员工开心工作的一件事情。如果这样,保洁阿姨是不是更有动力了?每个人如果能够找到或被赋予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他们的会更加主动和持续去做好这个事情的。
2.关于专精:
如何将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更好?日本有一部著名的电影《寿司之神》,讲述了一位80多岁的寿司店主,几十年专注于做最好的寿司,选最好的材料、不计时间与成本,呈现给客户最好的产品,他不断的追求做得更好,“better and better”,这也是一种“匠人精神”:专注、精益求精。这其实是人的天性。要让我们的工作做得专精,一是要清晰的界定目标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二是要创造“心流”,那是一种完全投入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和快感。当然,专精其实是无止境的,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痛苦的旅程,但是带来的结果绝世让人满意的。
3.关于自主:
人类的天性是不喜欢被控制的,控制带来更多的抵制或反抗,会抑制主动性和创造力,减少员工的工作投入。自主会增加员工的敬业度:自主的选择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和谁一起做?怎么做?海尔的变革,“人单合一”、“员工创客化”“人人都是CEO”,本质上不是业务模式的变革,而是组织和人员动力系统的升级,让员工从被动的执行者,变成主动的创业者。从这一点看,我觉得海尔的组织模式未来比华为更有创造力和持续动力。
简单总结一下,将传统的驱动力2.0升级到3.0,具体怎么做,从下图可以看出基本的思路和方法:
基于驱动力3.0,我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也转换和落地,架构了这样一个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