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草木之花,人各有爱。陶渊明爱菊,“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周敦颐爱莲,称其为“花之君子”;王羲之爱兰,被后人绘于元青花梅瓶之上,名曰“四爱图”(其他“三爱”分别是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逋爱梅)。
不同于“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梅者众多。除了别号“梅妻鹤子”的林逋之外,还有“梅花屋主”王冕、“高梅花”高启、“梅知己”吴昌硕、“应梅魂”应象翁等。咏梅诗词更加不胜枚举,小学生都能脱口而出“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等数句。
梅花究竟有何魅力让一众文人墨客竞挥毫?答案就在诗篇中。
1.迷人的风情
山园小梅(其一)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林逋平生有两爱:梅与鹤。他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故得号“梅妻鹤子”。《山园小梅》(其一)这首诗尽写梅花风情,令人动容。
首联写梅花占尽天时地利,严严寒冬,百花凋零,梅花独自鲜妍,无花堪与争锋。山园别无芳菲,冰天雪地之间她是唯一的焦点。然而,梅花之美绝非胜在缺少竞争对手,她本身也是天然的美人胚子。颔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被誉为千古绝唱,将梅花的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疏影”句写形,不直接描摹梅枝的形态而描摹其倒影——疏落有致,并为这倒影加了一个背景——清浅水面,不仅抓住了梅枝的两个外在特点清瘦与骨秀,还展现出了梅花与众不同的清冷气质,更锻造了月华如霰、孤影照水的清润意境。
“暗香”句写香,突出了梅之幽香特点,不浓不烈,但不必用力吸气,只需保持平常的呼吸频率就能感受到暗香漂浮于空气、游走于鼻息。与前句对应,林逋也为这暗香加了一个背景——月上梢头的黄昏,暮色沉沉,视觉感官能力下降,嗅觉感官能力上升,在朦胧视线中鼻子更加能捕捉到暗香盈袖的幽美意境。
颈联和尾联从观察者的视角展现梅花的风情。白鹤忍不住偷看,粉蝶为之倾倒销魂,“我”若有幸与之相伴,美酒与器乐统统可以抛却。
2.谦逊宽厚的品格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花的谦逊有目共睹。其迷人风情不必再赘述,她自然具备与百花争妍的实力,却“无意苦争春”,无心出风头。她避开春的温润,隐匿于冬的苦寒与寂寞中低调行事。
然而,或许印证了“树欲静而风不止”的老话,或许择冬而栖的做法反倒让她更加脱颖而出,惹得群芳纷纷妒忌。谦逊如梅,并未因此飘飘然;宽厚如梅,也并未因此心怀怨忿。“一任”不是隐忍不发,不是无奈之举,不是孤高做作,且看末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倘若当真意难平,如何做到粉身碎骨仍遗香?
有人说这首词突显了梅花的淡泊,我认为不尽然。上阕中“寂寞”“独自愁”两个词直接道出了梅花的思虑,她的寂寞与愁苦源自“开无主”,她并非不想于绽放时为人瞩目,她心中亦有那个人,无意争春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她不在乎名利。准确地说,梅花(词人)淡泊名利,却非淡泊人生、无心世事,否则后人不会读到其绝笔“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凌霜傲雪的韧性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悬崖百丈,冰凌倒挂,梅花俏立枝头。她是冬的王者,也是春的信使,用她超越百花的韧性书写了越冬迎春的奇迹。“犹有花枝俏”句,一个“俏”字写形又拟神,不仅是白茫茫冰雪世界中一朵奇葩,更像是飒爽英姿的战士,斗志昂扬,无畏无惧,笃定前途光明。
这首词作于1961年,初生的新中国刚刚经历“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遭遇中苏关系紧张和国际反华浪潮兴起的危机,结合词作时代背景,我想这份凌霜傲雪的韧性背后,当有信念与胆识、智慧与眼界、包容与气魄作支撑,才能使梅花顺利熬过严冬的风霜雨雪。
与此同时,梅花坚韧的心性中又裹挟着无限温柔,报春而不争春,眼见百花争艳的景象,不怒不恼,反倒露出了欣慰笑容。试问这样的梅花,如何教人不喜不赞?
试问梅花何处好?今天三首诗/词的答案是:迷人的风情,谦逊宽厚的品格,凌霜傲雪的韧性。(文/何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