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的奖誉
——《飞云楼下孺子牛》序
陈振民
世间凡有大功于人民者,人民往往要发自心灵深处地为他高唱赞歌,发自心灵深处地为他树碑立传。
《飞云楼下孺子牛》一书,就是为一位万荣人民的大功臣唱的赞歌,树的碑,立的传。这位大功臣是谁呢?就是响当当的中共万荣县委书记卫孺牛。
这个卫孺牛啊,作为新时期的中共万荣县委书记,他无疑是一位由中共组织派给万荣的新时期的党代表!
这位党代表到万荣八年来,身体力行地刻苦实践着党的重要思想: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着眼,认真落实着党的科学发展观。
这八年中,在他的倡导下,万荣县的各级党组织放宽视野,加强培养,把新时期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农村致富带头人和民营企业、个体户的先进分子纷纷吸收了进来,与时俱进地保持了党的队伍的先进性。尤其应当肯定的是,他带领县委县政府等领导班子,顺乎历史之潮流,适应时代之需要,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大格局着眼,找出万荣县的基本座标,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确立系统策划的理念,进行了“两区五园”、“五大品牌”、“四大战略”的部署。开始了果业兴县、工业强县、旅游旺县、文化名县的伟大长征。
在这个长征中,他跑运城,跑省城,跑首都,既忙于招商,又忙于引资,转变执政方式,优化发展环境,终使四十万亩果园的科技含量与质量提升工作振兴起来,建名园,创名牌,注册了“哈哈”、“金樽”优质苹果,一下进入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在社会上也打开了广泛的销路。接着,又使工业园区在种类和数量上发展起来,首先创办了恒磁高科技工业园,随之又新建了鑫峰煤化工业园、亚都金属镁工业园、荣河化工工业园、中鲁果汁工业园,入园企业达数十家之多,破天荒地使万荣这一大片黄土地上工厂林立。
在这个长征中,他与投资老板交朋友,与文化人士交朋友,以“中华后土”与“笑话王国”为龙头,全面开发了万荣的旅游文化事业。后土祠、孤峰山、李家大院、笑话博览园、阳光地中海等旅游景点建起来了,后土文化、万荣诗联、万荣书法、万荣摄影、薛氏文化研究会等各种文化社团和他们的“两报四刊”办起来了,出书、演剧、拍影视等数不胜数,简直如勃勃春笋、累累秋实,形成了万荣文化史上最繁荣的时代,为促进万荣经济、政治、社会的前进起到了作用。
就这样,卫孺牛带动大家既统筹经济文化、又统筹县东县西,使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既给群众创造了巨大的收益,又使县财政摆脱了多年来只在数千万元之间徘徊的局面,一直跃升到两亿元以上。
就这样,卫孺牛在万荣原来的底摊薄,经济穷的基础上,硬是竭尽全力,年年突破,至今已是最大程度地给万荣人民谋得了福祉,最大程度地提高了万荣人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水平。
这个卫孺牛啊!作为万荣县的一号首长,他无疑又是一头被驾在辕口的大黄牛!
这头大黄牛八年来在万荣这驾车辕上,为了他的主人——四十五万人民,不用扬鞭自奋蹄,呼哧呼哧地大口出气,一步一窝地埋头前进。
请听,他常常在说“要干大事,干实事,干好事,干经济发展的事;干重活,干苦活,干实活,干老百姓满意的活”,还说“经济发展靠工程,没有工程等于零”,总是扭住干部们上项目,上工程。对那些不想事,不理事,当官不为民干事的干部,他常常生气地说“老百姓白养了你,你还是回家卖红薯去”!他硬是把全县干部拧了上去,年年都有几十号项目工程在进行,在完成。他自己平时不在果园,就在工厂;不在各种工程工地,就在旅游景点的建设场地;不然就是在上头跑项目,揽工程,与专家磋商、请能人指点,很少蹲在机关的办公室。人们说:“我们的卫书记常常是朝气蓬勃,风风火火,老像有使不完的劲,没见过他沉默,没见过他泄气!”。
请看,他对群众疾苦总是体贴入微,常常教导说:“心中无百姓,不配当干部,要多做得民心、暖民心、稳民心的工作”;“要站起来当伞,为百姓遮雨:俯下身子做牛,为人民鞠躬尽瘁”。他慰问贫困户总是带着感情,勤询问,勤体察,一见群众的日子过不了.眼神就充满忧虑和不安,谆谆嘱咐干部如何解决,决不是有的人那样只把礼物一丢算了,仅在走个过程。上不起学的,看不起病的,过不了年的,他常常一丢就是几百元,多至千元以上。他甚至在边远穷村,一住就是几天,与大伙共商祛穷致富的办法。对于多次上访总被某些人拒于门外的老太太,他在干部会上说:“那是我们母亲一辈的人,她的疾苦我们应感同身受,怎能推开了事”!
就这样,卫孺牛确实把自己当做万荣人民的公仆,他常常把万荣人民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自己决策行事的最高标准。反过来,万荣人民也热爱他,亲敬他,只怕他走了,有的村让他当了荣誉村民,有的村让他当了名誉村长。
就这样,卫孺牛真的成了万荣人民大众的一头牛。他像焦裕禄、孔繁森、张培民这些人民大众的牛一样,忠诚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为人民“拉套”不止。他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脚步,践行了鲁迅那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箴言。
还令人赞不绝口的是,卫孺牛在万荣任党代表、当大黄牛的过程中,也受了万荣这块黄土地的滋养,受了万荣人特殊性格的熏陶,自身已融人了万荣的群体,成了万荣人的一员。著名于世的“万荣精神”,在他身上熠熠生辉。这种“万荣精神”来源于万荣的古代祖先在与自然和谐、与社会融通的过程中迸发出来的倔强、机智与幽默,在新的历史时期又渗入了敢为人先、艰苦创业、奇思妙想、科学智慧的时代色彩。在卫孺牛身上的“万荣精神”,既有传统的因子,更具现代的素质,最突出的就是那种不甘人后、巧为人先的劲头和聪明。他要把万荣变个啥样,就千方百计地变成个啥样。同是发展果业,他就出人意外地把苹果与文化结了亲,终于把苹果送到了中南海,把汇源果汁企业请到了万荣县;同是发展工业,他就标新立异地用“园区”的办法,“管委会”的办法,进行开放式和封闭式相结合的手段开发和管理,不长时间就冒出了许多企业。他要给万荣拍影视,果然就拍出来几部;他要把笑话变成产业,果然就变出了许多。为了弘扬“万荣精神”,他竟亲自率领,亲自主持,让一伙秀才编了一本《万荣精神万荣人》的书,由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用文学的手段,讲故事的技巧,把万荣人勤奋敬业、顽强坚韧、敢想敢干、倔强执着、聪明机智、宽容大度、忠厚笃信、诙谐幽默的风采作了全方位、多视角、宽领域、深层次的生动展示,既体现了“万荣精神”从古至今的纵性传承,又体现了“万荣精神”由此及彼的横向发展,从而吸引了众多的读者。诚如他在书的《前言》中所说:“我们的字典里没有‘我不行’三个字,只有‘我能行,我一定能行”。他真是深通“万荣精神”的神髓,深得“万荣精神”的要旨,深领“万荣精神”的趣味,深具“万荣精神”的风骨。他还说:“不管见了什么人,上级领导,朋友客商,我都不由自主地说万荣的事,说万荣的人,讲万荣笑话,讲万荣精神。难怪不少人都认为我是万荣人。”
而我们则说,他何止是个万荣人,实际上比万荣人还要万荣人。
原是万荣精神感染了他,现在又是他提升了万荣精神,这才是个确切的概念。是的,就是他身上的这种“万荣精神”,终于成就了今日的万荣。他真可说是万荣历史上最令人崇敬的一座丰碑!
这样说,凡是有良知的万荣人,谁能不认可呢?
这样说,凡是真正了解万荣历史的人,谁能不点头呢?
卫孺牛啊卫孺牛!当我们回顾了他在万荣风风雨雨的、波澜壮濶的八载历程后,我们不由感到,此公真正值得人们为他唱一曲赞歌,真正值得人们为他树碑立传!
故尔,记满了卫孺牛在万荣的历史足迹的《飞云楼下孺子牛》一书,的确是一本好书,是一伙有心人自发地背着卫孺牛书记编起来的一本好书。尽管它还有不太完善的地方,但毕竟代表了万荣人民的心声,代表了万荣人民对自己的好书记、好公仆的最高的奖誉。这种作法在万荣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第一次,因而愈加显示了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我盼望大家都读一读这本书,让卫孺牛的光彩永昭千秋,以启来者。
是为序!
2009年2月25日
(此书编成距今已十年以上,前期是卫书记不让出,后期却缺经费了,至今还在电脑里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