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哲学基础之一(气一元论)
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和体系,即研究世界观的学问,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科学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离不开理论思维,离不开世界观的指导。所以,哲学和科学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
哲学的起源:
哲学的起源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而且很多不同的学说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到的结果都是相同的,而且逻辑也是自洽的,这里我提一下自己的观点,供大家批判。
人脱胎于动物,高于动物,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有了“思维”,人可以思考,可以不仅仅的停留在自然现象表面,而是找寻一种可以让人类自己感到安全的解释。
举个例子来说:我家的黑狼犬,体型不算小,但这并不代表它无所畏惧,尤其是当鞭炮声音响起的时候,吓得躲在狗窝里面,不敢出来,等到声音过去之后,重新摇着尾巴蹦蹦跳跳。但是下一次鞭炮声音响起时依然如此,吓得缩在狗窝瑟瑟发抖。
我们知道小黑的这种反应是一种正常的防御机制,我只是好奇为什么它从来就不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响声呢?
这里就出现了人和动物最大差别之一,动物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的思维。也许随着不停的,长时间的刺激,会导致小黑对这件事情麻木,但这也仅仅只是感受阈限的提高而已,和思维无关。
但是人不一样,是拥有独立思维的。这种思维出现使得我们敢于放心的,大胆的尝试和思考。
就从经验到的事物开始吧!,于是乎我们从最直接的自然现象开始,一步一步思考这些经验到的事物。随着思考这些自然现象的人们逐渐增多,这些思考的结果又通过语言的方式在时间的流逝中积累。
就像是一副肖像画一样,先机械的描摹主要轮廓(这就是自然现象一个一个被经验到),然后一个部位一个部位的去添加各种笔画(这就是理论形成之前零散的,不足以解释全部自然现象的思维范式),最后整体的去看整幅画作,也是最后的修改(把那些零散的思维范式整合起来,用一个可以全部解释起这些自然现象的思维范式来统一起来,这就是经验学问的理论化。
我们从最早也是最好奇的一个问题之一就是“XX是什么?”而这就是哲学最初的起源之一。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神话来理解和反应他们周围的世界,并且创造出堪称各民族神话中最完整和系统的神话。”
哲学家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写下:“术数的本身是以迷信为基础的,但是也往往是科学的起源。术数与科学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以积极的态度解释自然,通过征服自然使之为人类服务。术数在放弃了对于超自然力的信仰并且试图只用自然力解释宇宙的时候,就变成科学。这些自然力是什么,其概念在最初可能很简单、很粗糙,可是在这这些概念之中却有科学的开端。”
于是乎,我们开始了对于世界本源的讨论。
在西方哲学中有着泰勒斯的“水本原”,阿纳克西曼德的”无定“学说,阿纳克希米亚的”气本源“学说,毕达哥拉斯的”数本源“,,,,,。太多了容我以后慢慢的诉说。
在中国思想之中,和西方哲学的不同点在于其传承性,中国哲学的特点之一就是传承性,西方哲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否定性。
由此我们可以具体到中医学这门学问之中,看一下它的哲学基础。
气一元论
(1):时间线索来看气一元论的形成
气一元论是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最重要,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其最早见于甲骨文,气的概念最早见于西周末年伯阳父的言论中:“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之乱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春秋战国时,“气”这个概念逐步的抽象化为一个更加宏大的哲学概念。《管子·内业》有云:“精者也,气之精者也。” 当时,精、精气、气的概念基本相同。精气学说提出,气(精气)是物质,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即“气一元论”的思想。
这种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的催生了《黄帝内经》这部书籍的诞生。因此,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内,至今仍然保留着精气学说的思想。
东汉时期,以王充为代表的古代哲学家继承“精气学说”,创立“元气学说”。《论衡·谈天》说:“元气未分,混沌为一”;又在“言毒”篇说:“万物之生,皆禀元气”。说明宇宙开始是一个混沌状态气在宇宙巨变中产生,作为产生和构万宇宙万物的元始物质,由无形之气变化而生成有形之物。
同时代的《难经》也相应地第一次使用“原(元)气”的概念。
其后,唐宋明清的哲学家几乎言必称气
宋代张载《正蒙》等著作,提出“太虚即气”的学说,肯定气是构成万物的实体,由于气的聚散变化,形成各种事物现象。
明清之际,方以智、顾炎武、王夫之和戴震等思想家进一步发展气一元论,使气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范畴。
(2)气的哲学概念可以归纳为
气是物质,是构成世界的物质本原。《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善言气者,必彰于物”。气一元论,是古人认识和阐释物质世界的构成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宇宙观。
(3)气的运动
中医学称之为气机。
气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有升,降,聚,散。运动是气的存在形式及因有属性。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现象,都是运动着的气的各种不同表现形态。(这是在以气为本原解释的世界之中)
诸如,天地上下、东西南北之空间,春夏秋冬、昼夜晨昏之时间等等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古代哲学称为“体用”,即本体和作用,“体”是气,气为物质存在;“用”是事物运动。
王夫之《周易外传·卷二》说:“天下之用,皆其有者,吾从其用而知其体之有,岂待疑哉?”一切运动都由气(物质)产生,通过其作用即运动而知气(物质)的客观存在。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
运动对应着变化,气的变化,称为“气化”。气化其小无内,其大无外,天地万物的变化及其规律皆由气化。
与“气化”相对,有“形化”,指气化而生万物之后,各物种的形体遗传。《二程遗书·第五》说:“万物之始皆气化;即形然后以形相禅,有形化。”世界万物所发生的一切变化都是气化的结果,由气化产生形体,形体消亡灭散而复归于气。
(4)应用: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医学。因此,中医学注重气一元论,即强调气的物质性,其体为物质,其用为功能。由于气是极其细微的物质,人们通过气的功能活动和运动变化,才能感知其客观存在,因此,气就具有物质和功能的双重属性,不存在没有功能的物质,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功能。
中医学所谓的气,统一在气的本质是物质性的前提和基础上,由于气包含着不同的物质形态,其生成、分布、功能等因之各异,具有多样性,而命名为多种名称:
其一,自然之气,如天地之气、阴阳之气、五行之气、四时之气等;
其二,人体之气,如元气、精气、神气、宗气、正气、五脏六腑之气、经络之气等;人体之气,是指在人体内活力很强的、运行不息的极其细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其三,病邪之气,如六淫之气、恶气、毒气等;
其四,食药之气,如寒、热、温、凉四气等。
由此我们可以继续推导
《灵枢·天年》说:“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以母为基,以父为楯。”是说人的生命来源于父母之精气,谓之“先天之气”。气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地合气,命之日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设或人体一刻无气、七日绝谷,则生命危殆。
人的生长壮老已,健康与疾病,皆本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长,气衰则老,气散则死。
气的基本特征
(5)气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有
升降、出入、动静、聚散等。以气的运动升降出入而言,《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出入废,则神机化来;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气的升降出入,在自然界,体现于天地之气的运动,有生、长、化、收、藏的季节更迭变化;
要人体,则通过脏腑功能活动而体现出来,有生、长、壮、老、已的生命活动过程。以气的运动动静而言,《素问·天元纪大论》说:“所以欲知天地之阴阳者,应天之气,动而不息,故五岁而右迁;应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朞而环会。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天地运行由乎气之动静,“动而不息”,气的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
“静而守位”气的静止则是相对的、暂时的。
“动静相召”,天地之气相感;
“上下相临”,五行之应天干,自东而西而右迁运行;地气之应十二地支,六十年周而复始。
如是,则天地之气动静相感,动中有静,静中寓动,而万物之情,变化之机可见。
以气的运动聚散而言,
明代王延相《慎言·乾运》说:“是天地万物不越乎气机聚散而已。”
清代医家喻嘉言《医门法律·大气论》说:“天积气耳,地积形耳,人气以成形耳。唯气以成形,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气的运动变化,气散则无形,气聚则有形。人体之气的运动变化,就是气之聚散所表现的生命活动过程。
气的运动的动态平衡,则表现为生理状态;气的运动失衡,则表现为病理状态。
中医学将中国古代哲学的“气化”概念,具体应用于说明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由于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变化,称为“气化”。广义是指人体生命活动所产生的各种变化,狭义是指精、气、血、津液各种生命物质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人体生命活动以脏腑功能活动为核心,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因此,用现代语言表述,气化过程就是脏腑功能活动过程、物质转化和能量、信息转化过程。
百病生于气:
《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气生百病,变化万千。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与气的生成和运动失常有关。
气的生成不足,发为气虚;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称“气机失调”,包括气滞(气机郁滞)、气逆(气机上逆)、气陷(气机下陷)、气闭(气外出受阻而闭厥)、气脱(气不内守而外脱)等,此外,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的失常也是发生疾病的根本所在。诊病要在于气
气在诊断方面应用非常广泛,“望闻问切”四诊无一与气无有关。望诊重在“神、色、形、态”。
神是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及其高级生命活动形式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又称“神气”。神气存在是生命活动的重要标志,故“得神则昌,失神则亡”。
《素问·脉要精微论》:“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诊察精明(目)、皮肤之五色变化可以了解内脏盛衰、气血虚实、邪气深浅、病情轻重。切脉是中医学独特诊法,通用的诊脉部位为寸口,又称“气口”,主要反应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
《素问·疏五过论》说:“治病之道,气内为宝。”扶正祛邪、正治反治协调阴阳、调理脏腑等为中医学重要沼则。
扶正即扶助正气,祛邪即祛除邪气。正治反治、协调阴阳、调理脏腑等之目的和方法皆为“疏气令调”,“使其气和”。针刺、按摩、推拿等为中医学重要的适宜技术,皆以“得气”、“行气”为法,调整激发经络之气,疏通经络,而达到治疗目的。
中医学的养生防病重视精、气、神,谓之人身“三宝”。《脾胃论·省言箴》说:“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故调气在养生防病中具有重要意义。调气作为中医养生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包括顺应四时、调摄情志、起居有时、饮食有常等具体方法,调其气和,方能促进健康,延年益寿。
参考资料:《中医基础理论》,《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以及网络百科和部分网络文献部分来源因时间关系而无法全部注明,请谅解,或联系修改。
另外,若本文出现错误的观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