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力量之源和最大底气。为民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的重要要求,积极探索开展“民呼我为”“接诉即办”等,着力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把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落实到践行宗旨、执政为民的行动上,体现在为民造福、改善民生的实效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凝聚为民服务合力
各及党委始终将村(居)民的大事小情放在心上,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坚持村党组织“搭台唱戏”,优化村级阵地布局,突出议事协商、文化浸润、便民服务和党群活动功能,着力打造大门常开、阵地常用、活动常办、服务常在的“石榴籽服务站”,使村级“阵地圈”成为群众的“生活圈”。以打造“石榴籽服务站”和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为抓手,建好党群服务中心、村民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阵地,把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为集议事协商、文化娱乐、便民服务、矛盾调解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阵地,将党员中心户打造成为集政策讲解、党员发动、诉求收集、邻里调解、新风倡导等的家门口阵地,村级阵地服务群众功能更加凸显。
聚焦民族工作主线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和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鼓励城乡居民就地就近就业,推动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在稳定和扩大就业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汇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心力量。聚焦防范化解风险,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安全保障。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摆在首位,保持对“三股势力”依法严打高压态势不动摇,确保来之不易的社会稳定形势不发生逆转。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依法加强互联网管理,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明辨大是大非的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的感情特别真挚”的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三个离不开”“两个共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断激发少数民族干部民族谋求发展进步的内生动力。注重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让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少数民族干部有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
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常态长效
作风建设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持之以恒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把握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反复抓、抓反复,管出习惯、抓出成效,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各级党组织要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在发挥群众监督力量、激发“前哨”活力上下功夫,让更多群众参与到纠治“四风”工作中来,把纠治不正之风同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推动发展贯通起来,做实做细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工作,消除不正之风生存空间和滋生土壤,以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作风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