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明星企业家,马云的每一次讲话总是妙语连珠,引人深思,而最近在海尔关于“生孩子”的论述,再次引发关注和热议。
马云说,“生儿子一定是年轻力壮的时候生,别到80岁的时候生儿子,生出的儿子不一定好,因为你已经没有力气了,你不知道怎么管他了。”当然,更有可能80岁的时候想生儿子已然是,半天云里拍巴掌 ——空想(响),心有余而力不足也。
这句话看似玩笑,却揭露了生涯发展中的最佳策略: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
在如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我们开始有机会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选择自己的实现路径,看似自由独立,不受约束。然而纷繁复杂的外表下面,我们也不难发现,总有一些客观存在、具有普遍影响力的自然法则,在左右着我们的生活。你在意或不在意,她都在那里,不离不弃。比如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通常在具体运算阶段(约7-12岁)才能够掌握守恒,一个经典的实验是:
请学生看教师手中的橡皮泥,同一块橡皮泥,形状开始变化,请比较体积的变化。小于7岁的儿童往往回答错误。而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却能坚定的认为橡皮泥体积一样大。
这是由儿童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如果你试图在更早的时候培养孩子守恒的思维,很可能是白费力气,更可怕的是方法不当的话,还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犹如揠苗助长。所以,心理学中有一个最近发展区的概念,这是儿童每个学习任务掌握的最佳教育时机。
儿童教育是这样,成人的生涯发展,也有很多客观规律在影响着我们。比如,从大学毕业开始,我们可能成家、立业、照顾父母,生涯角色增加,逐渐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从成年开始,智力、体力从稳定到衰退,学习能力下降;社会期待增加,压力增大……
所以,尽管我们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目标和路径,却也大都难以回避这样一些客观的存在。由此,国内领先的生涯咨询机构新精英结合生涯发展理论及员工个人生涯发展规律,开发了生涯三阶段模型。
这个模型指出,大多数人的职业生涯都会是这样一个三阶段的组成,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马云先生。大学毕业时曾经四处求职碰壁,为了生存,不得已到高校当英语老师,按照他的话说,对于当老师“其实我是拒绝的”,只是,再远大的梦想,都要先活下来才有可能实现;在顺利度过了生存期后,马云开始积累资源,最重要的经历就是加盟外经贸部成立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参与开发了外经贸部的官方站点以及后来的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在这个过程中,马云的B2B的思路渐渐成熟,连网站的域名他都想好了——阿里巴巴;直到时机到来,他才在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并一举成功,顺利进入事业期。
基于这个案例,我们也可以看出,每个阶段主要的生涯任务:
生存期
通常在刚刚毕业的时候,很多人都胸怀梦想、志存高远,想找到一份热爱,并能够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而事实是,我们常常因此陷入了想做的事能力不足,能做的事又不感兴趣这样的困境。如果想清楚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养活自己,也就知道了生涯规划的策略,就是搁置梦想,从自己的能力出发,寻求自己能力能够胜任的工作,做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尽管你怀揣了一张价值连城藏宝图,依然要先攒足盘缠才能上路。
发展期
随着收入逐渐超过支出,我们就迈入了发展期(可能在30岁左右),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加速发展。而对应的策略,则是投资自己,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精力上看,这个阶段家庭负担较小,正好是精力相对充裕的时候,甚至于智力也处于高峰期,个人的价值观念也逐步稳定。所以,正是选定方向,加速发展的好时机。比如,舍得花时间、金钱参加培训学习,提升个人能力;选择工作时,不仅看重薪酬,还要考虑平台给到的资源、成长机会,开始探索并培养自己的优势。
事业期
如果发展期进展顺利,优势形成,我们可能在40岁左右顺利进入事业期,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转型和平衡。通过转型,跨入自己的优势领域,用优势工作。比如,喜欢研究的成为专家,喜欢人际的成为领导者,兴趣广泛的成为多面手,实现“在热爱的领域努力的玩”。同时,由于资源的积累,我们有更多的可能来平衡我们的工作、生活,从容面对人到中年所需要承担的各类角色,并达到自我实现。
如果想要儿孙满堂,必然是在年轻力壮的时候生儿子;如果想要实现人生梦想,从容面对人到中年的各种危机,必然是在年轻的时候,生存下来,努力投资自己。
所以,别等到80岁再生儿子,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