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对于每个写书法的人而言都不陌生,相比欧阳询的险绝,颜真卿的端庄雄伟,赵体看起来更加舒爽秀美。在我学书法之初,从《三门记》到《闲居赋》,每每在博物馆看到都更坚定了认真练字的信念,何时能写出这样好的字?尽管老师总是强调:学书法不能以把字写好看为目标,要明白赵体内在的艺术精髓,其他书法作品譬如张旭的狂草,是艺术的另一种展现形式,要广博后精深。
对于书法的不同展现形式这点我深深认同,但还是抵挡不住对赵孟頫的热爱啊!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在书法上,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甚至与夫人管道升的爱情,都如此动人。9月的北京,赵孟頫书画特展在故宫博物院拉开序幕,共展出了107件作品,其中包括行书《秋兴诗》卷、行书《归去来辞》卷、《秋郊饮马图》卷等经典作品。我去看展的时候,天空湛蓝,小小的武英殿内人头攒动,常常需要在一个展位前排很久的队。在作品面前,人们伫立良久,分析着用笔和结构的精良之处。
在展出的作品中,我最爱的是《秋兴诗》卷和《洛神赋》卷。其中《秋兴诗》卷的作品旁录是这样描写的:通篇运笔圆熟,丰遒清雅。此卷为赵二十九岁时所作,则此卷或为赵氏最早的传世之作。我自己在欣赏时,我觉得每个字都能看出后期作品的味道和根源,在行书和楷书之间过渡优美,章法也处理地恰到好处,每一笔的笔力都遒劲有力,可以看出在创作时的自然和自信。而这份自信是我最缺乏的,在自己用笔写字时,在运笔中夹杂着犹豫。
展出的《洛神赋》卷中,作品评价:此卷笔法飘逸丰润,结字端庄秀媚,字画稍肥,似棉里裹铁,无臃肿疲软之态,有清利刚劲之姿,最得“二王”精髓。通篇布局匀称,疏密有致,是其同类行书作品中极为精彩的一件。这幅作品是我最喜欢的赵体行书的典型书风,字细品点画提按都很精细,用笔收放自如。这样一幅长卷在展开的过程中,文章优美,书法出神入化,我们品经典、学经典,才能在自己的作品中尽力展现这些优良的元素。
从武英殿出来,我怀抱着满满的幸福感,收货良多。书法不仅仅是拿毛笔写字那么简单,汉字书写,对于我,更像是一场修行。手上要有功夫,心中要有静气,缺一不可。用一个下午甚至一天的时间,把一幅长卷,一笔一笔庄重地写好,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更多的是荀子《劝学篇》里讲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菜根谭》里的“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看到雨点的滴落、花朵的飘落,鸟语的呢喃会有一种安然开朗的心情,看到喜爱的书法作品喜悦的想要手舞足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