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书橱的抽屉里珍藏着一本汉语字典,那是十三年前我的老师送给我的礼物,封皮是灰色的,上面已经镀满了岁月的斑痕,里面的纸张已经泛黄,透着记忆的底色,扉页上是一行洋洋洒洒的字:赠杨阳同学,愿学习进步,健康成长。2003.07.12。每当我写文字灵感枯竭时,总会打开它,脑海里浮现着恩师弯着腰在台上给我们上课的场景,心中五味杂陈,字典里的每个字都清晰鲜活,放佛他每一句话都在耳边回响,思念涌上心头,我的眼角总不知觉间湿润了。
我的老师名叫杨希贤,是一个把一生无怨无悔的奉献给教育事业的可爱可敬的人。正因为如此,村里的老老少少都尊称他为杨老师。农村的教育是匮乏的,整个村子只有一个小学,由于年久未修,教室已经破旧的不像样子,春秋雨季来临,屋顶常常漏雨,所以总有几张课桌放着接雨水的脸盆,夏季蚊子比较多,上课时伴着老师讲课声的是一片拍蚊子的啪啪声,冬季是最难捱的,由于要升火炉,教室里浓烟滚滚是常有的事,所以一个冬天下来,连吃的饭也总感觉有一股煤味。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吓走了好几个年轻的老师,条件好的家庭都把孩子送进了县城实验小学,条件不好的家庭也纷纷让孩子辍学了,所以我们那一级最后只剩下了13个学生,那一年,杨老师68岁,本来是退休在家安享晚年的时候,然而在某一天,他却不顾家里人的反对搬进了学校的传达室,义务开始了他晚年的教学生活。他是一位知识渊博又有趣的老人,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语文课直到现在也让我记忆犹新,他讲字的时候总要编一个故事,比如“攀”字,他神秘的笑笑,在黑板上画一个流着汗的小人,然后讲道一个人要爬上一座长满了树的高山,他应该怎么办?那就要用大手抓,用力爬。说话时还配上夸张的表情还有爬的动作,惹得我们大笑。说完他又引申出人生的哲理,那就是人生要学会攀登,不要怕山高路远。这句话相信在我们13个人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平时课后,他在传达室给我们烧开水,害怕我们喝凉水对身体不好,他制作了卫生表,每天都要检查卫生情况,植树节带领我们种树种花,他总说种树就是种下希望,等我们以后上了大学,再来这里时就会是一片美丽的小树林。
杨老师把读书和写作坚持了一生,也是他激发我们对文字的挚爱,他把好的文章都做成宣传的板报,我还记得那段时间,我们捧着各种各样的书,用心写着每一段字,期待着自己的文字能做成彩色的板报,一篇篇的文章就像是一枚枚精致的小船,载满了关于未来的梦,日子虽然简单却单纯美好。只是在五年级时,杨老师的身体每况愈下,我们时常能听见传达室里传来他接连不断的粗重的咳嗽声,心里总是特别难过酸涩。果然有一天,学校里所有的老师都眼圈红红的,在上课时,我们才得知,杨老师在晚上突发心肌梗塞,如今还在医院抢救,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被深深刺痛了,他那温暖亲切的样子不断的在眼前清晰地浮现,又被泪水浸湿变得模糊遥远,只能在心头默默的祈祷,身后不少同学已经抽泣了起来。那几天,我们在班报上写“杨老师好起来”,“杨老师我们爱你”这样的字句,泪水快要流干,然而,尽管我们在心头祈祷了千万遍,还是在三天后的傍晚得知了这个噩耗,杨老师永远的离开了。
当我们再见杨老师时,他穿着整整齐齐的中山装,还是和以前一样的端正,只是他静静地躺着,没有了往日的慈祥的笑容和温热的眼神,他的学生从四面八方赶回来,胸前佩戴着白花,静悄悄的,流下的是无言的泪,生怕惊扰了他少有的休息。出殡那天,按照他的遗愿,县里的领导用一面五星红旗盖在他的棺木上,送行的人占满了整条街,我们的杨老师把毕生的爱都奉献给了这个村庄,这个村庄里农民的儿女,他的知识和信念,就像那面五星红旗,在阳光下格外的鲜红耀眼。他那小小的传达室里,除了床铺就是报纸和旧书,按照他的嘱托,所有的书都赠给这里上学的孩子,每本书的扉页都写着他的祝福。当我拿到这本字典时,仿佛依然能感受到他翻过纸页时手指的温度,感受的到他在灯下写下这些字时的专注,他的眼角是否也有些潮湿?就像此刻的我一样。
生命中总有一些人,在我们的记忆里永远驻足,他的一生就像是一本厚重的书,每一张纸页都写满了爱的字符。再翻开这本字典,就像是打开了年少的记忆,打开了生命中某一个令自己感动的情节,敬爱的杨老师,我会带着你的祝福,用心的生活,再把你教会我的温情和暖意化成笔下的文字,愿它也能照射进他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