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看育儿方面的书,今天翻开孙瑞雪的《完整的成长 —— 儿童生命的自我创造》,这是有儿童心理学底蕴的偏向修行的书,看似在说儿童的成长,实则成人也适用,看儿童生命的自我创造,或许对成人的心理疗愈或疏导有奇效,我慢慢能体会到了。
这两年也看了很多的书,总有些书是适合自己的,看书就想就像人的心理成长过程一样,需要去不断的去经历,在经历当中才能认识到自己,才能触碰到自己。
23期妈妈课时,万老师经常说我有点飘,没有落地生根,不接地气,内心没有能量。刚开始是不接受的,总觉得自己很好啊,没啥心理问题了。
随着妈妈课的深入,陪伴儿子的过程,也渐看到内心的障碍,也意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形成了我的一些内在模式,一直影响着我的现在。
慢慢的,在探寻着这些障碍。当意识到这些障碍,才能从最根本上解决问题,接纳了成长过程中问题形成的原因,才能真正的更好的接纳自己。
《完整的成长》中提到一个词——神游。
人与生俱来就具备精神胚胎,精神胚胎是一种进化的本能,一股自发的指导着我们的成长的力量。怀揣着好奇心通过感知探索着世界,当精神胚胎实体化的过程就形成了自我。
在形成自我过程中会有一些无意识的想法或冲动,引领者儿童去行动,去探索。
在这成长过程中儿童通常会受到了压制,主要是来自于父母 —— 不能干这,不要干那,这是不对的,那是有危险的,用成人的观念来指导孩子。在这样的干扰或压制下,儿童不能去自行探索,因行动上受到了限制,但好奇心还在,就会更多的发挥想象力,注意力不集中走神,好动也随着形成,这就是所说的神游
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模式习惯——想的太多而行动的太少。这种从小成长过程中所养成的习惯,会伴随着一生,这是让人无法觉察的模式。
现在想想,在我就存在这样的问题,通常,脑袋中会想很多的东西,但在实际行动中就没有落实,这是神游的臆想啊。
让儿时的成长经历来背锅,内心会宽慰很多,但并不能给成长带来什么。
作为成人,既然有了这种认知或意识,要更积极的来改变或转换内在的「 神游」模式。
这里想到一个概念——最小行动。
一直处在空想状态并不能解决问题,要在实际行动中引发改变。当处在没有能量状态,越想没能量那就越没能量,只有行动起来,通过最小行动(最小耗能)先滚动起来,这就引发了内外部情境的改变,一旦打破了这样的僵持,身体的能量状态也就发生改变。通过最小行动让自己获得首胜体验,在这样的体验当中不断的来完善我们的行动。
通过「 神游」这个概念,也意识到了,成人的一些心理问题(障碍)是在儿童成长中,被干扰和压制所形成的。可见,尊重精神胚胎或天性对孩子的自我构建是多么重要。
了解这些内容,一是能更好的认知自我的内心状态,二是能改变育儿的观念。
越来越喜欢育儿书了。
每一本都是最好的相遇。
爱上育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