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喜欢台湾的。。。”是注册简书那天看到的征文活动,当时想着第二天就写,第二天再一看活动已然结束了,于是就拖到了今天。过去的两三年趁着没结婚、工作也安排的过来,颇去了几个我想去的地方,其中台湾是我非常喜欢且必定会再去的一处。
台湾值得人喜欢的地方太多了,充满生活气息的街道和社区,友好温柔的服务人员,不急不躁的生活节奏,无论哪里都能找到的平价美食,我想但凡是自由行的陆客,都能在或长或短的旅程中感觉到台湾的美好。而其中我最喜欢的,或者说最令人羡慕的应该是那份抱守传统安分生活的心境吧。这种心境我是从台湾美食中找寻到的。
没去台湾的时候看康熙来了常常看到推荐各色美食,无论是夜市美食还是隐藏在社区里的平民美食,都能让人口水直流。有时候我会想,可能是台湾地小人少,没有感受过我大陆美食的博大精深。但是真的找到那些名声在外的店之后,确实会觉得那些美食主持人的表情并不是所谓节目效果。我去找来吃的店里,印象比较深刻的几家分别是开在闹市阿宗面线,开在路边小小一家的林东兴牛肉面,开在国父纪念馆附近的做肉燥饭和肉羹的店(不记得名字了)。这几家店的共性是只做某一样或者某几样东西,售价极为便宜,外观极为朴素(食物及店面都是),生意极其好。由此我感觉台湾的很多美食是真正被人用心做出来且一代代流传下来的。很多传统老店并不热衷于营销,却靠着极好的口碑长久的流行下去,而且也鲜少食品安全问题(可能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在大陆看不到相关信息)。反观大陆,且不说美食的分布密度和好吃程度,单说我们餐饮业更新换代的速度,我想找一家十年以上的路边美食小店几乎是不可能的。
按照我的理解,形成这种鲜明对比的背后是深刻的心态差异或者是生活节奏上的差异。作为低门槛高利润的餐饮业往往被大陆创业者作为积攒原始资本的起点,一旦达成资本原始积累,就马上投身于不那么辛苦且赚钱更快的其他行业(如果有的话),也正因为此,从业者对食品安全不会太关注,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是打算赚快钱,并未打算长久的对自己的产品负责。而台湾那些辛苦的餐饮业创业者,也许最开始也是由于生活所迫(例如很多牛肉面店的起源),也许有些是抱持对美食的执念,不论初衷如何,发展成形后就有一部分稳定的向第二代第三代传下去,他们没有抱持着赚快钱的态度,并不追求更多的钱,而是依旧有些辛苦的生活下去。我很喜欢这种朴素的生活观,找到自己擅长的东西,然后平淡的生活下去。什么时候,我们可以不那么急躁,可以将一家好吃的小店开到第二代第三代,可能很多社会病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