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验读懂一本书。
这真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看着这个问题,我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平时,我们每天都要接受大量信息,接受的主要方式就是看和听。不过,同样是看和听,面对同一件事,有时十个人会有十种不同的接收效果。
在这里,我不是要从哲学的高度来进行罗生门式的高冷探讨。
比如,你在离得很远的地方看到一只狗在追着咬一个人,一般来说,你会觉得这只狗好凶。但是,如果你离近看,才发现这个人怀里抱着这只狗刚出生不久的小宝宝,狗是因为这个才追咬他的。
再比如,你的女朋友某一天表情冷淡地和你说起你们以前一起做过的事情,而你却没注意到她的神情,还以为她在开心地和你一起怀旧,殊不知,也许她是在同往事告别,想要和你分手。
我们读书,有时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以为自己读懂了,其实并没懂。因为我们没注意到所读之书的细微精深处,就像我们在听别人讲话时,没注意去观察别人的神情,没仔细体会别人的语气,只是泛泛地在听。
而有时,理解和读懂的关键,恰恰就在那些入微入妙之处。
读书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场对话。读懂一本书,也就是读者明白了作者最想和他说的话是什么。
一、先要知道作者到底说了些什么。
这不是要求你逐字都懂,而是知其大略,知道框架,再慢慢深入琢磨。
二、检查你确实知道作者说了什么,就要讲得出下面几件事情:
1.你体悟到什么启发;
2.从这些启发,你接下来要去追查的是什么;讲得出来什么地方看不明白;讲得出来不同意作者哪些地方,并可以指出他的不足。
3.讲得出来什么地方看不明白。
4.讲得出来不同意作者哪些地方,并可以讲出他的不足之处。
三、读懂一本书,怎样才算读懂,可能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因阅历、心性的不同,产生不同的领悟与怀疑。所以,不用强求自己和别人同步,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讲出自己的怀疑。讲得出来,才有可能和别人互相印证、交流。
读懂就是读明白,越是明白的事,越能简明扼要地说出来。虽然有一些“浓度”很高的经典,可以阐释和说明的空间很大,显得比较复杂,但归根结底,如果不能扼要地概括之,说明还是没有读懂。
看到此处,觉得作者的这番话还是有点绝对了。用这种说法作为标准,拿来套在我国诸子百家典籍阅读上,试问,有谁能用简明扼要的话概括出诸如《老子》《易经》《论语》等等经典呢?
也有许多人,会因为害怕读不懂而放弃一些经典。作者反问:如果一下子就读懂了,明白了,那你又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清朝康熙年间的李光地说:“……人于书中有一见便晓者,天下之弃才也。……读书从勤苦中得些滋味,自然不肯放下。往往见人家子弟,一见便晓,多无成就。”
套用现在的主流话语,读书应该自加砝码,不能老是停留在学习的“舒适区”,这样会导致进步缓慢甚至不进则退。
读而有疑,思而有疑,是好事。
黄宗羲说:“昔人云:‘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彼汎然而轻信者,非能信也,乃是不能疑也。”
诚哉斯言。
接下来,作者诚恳地说,有些地方实在不明白,可以先放过。因为李光地又说:“人须要用心。但用过心,不独悟过好,只疑过也好;不但记得好,就不记得也好。中有个根子,有时会发动。”
事实上,也只有在不懂后,有一天突然懂了,才是最开心的事。
在我看来,不是有一天突然懂了,而是经过漫长的累积之功,所遇到的疑问终于内化于心,是功夫到了。而功夫是需要磨炼与打熬的,绝非一日之功。
所以,千万不要因为读不懂一本书而远离它。
不要急,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