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更多地关乎勇气而非知识;世界上所有的知识都无法代替你运用自己的判断力的勇气。
——题记
最近突然想到选择的两难这个问题,以前对这个只有一种感性的认识,或者说知道纠结、拖延所给自己带来的切肤之痛。但很多时候,我没有想过,真正潜伏在我内心的两全是什么,我最终放弃了什么?而我又得到了什么?
突然好想送给三年或者五年后的自己一句话:我祝你放弃了一切,放弃了自己喜欢的女孩,自己想做的事,甚至疏远身边的朋友,最终一无所得,外在的目标无一达成。
人所作出的种种选择,最终的出发点都可以回归到对稳定和不稳定状态的选择上:对稳定状态的依赖和适应、对不稳定状态的恐惧和向往(恐惧是本能,向往也是某种本能)。
上图中,我试图用蓝色来凸显一种稳定的状态,用红色来凸显一种活跃、不稳定的状态,并对这两种状态添加了一些关键词描述。而作为个体的自己,则处在跷跷板的最中间。
稳定的状态:
1、舒适:无需选择的自由、认同感
很多时候,人们害怕由自己去做太多的决定,愈是重大的决定,人们愈想询问他人的意见,相反倒是一些小决定,人们反而更容易遵从自己的喜好。我不否认询问他人的意见是一个很好的收集信息的过程,但人天生害怕面对不确定性,在一些重大的选择或变故面前,更容易从众。我一直觉得这有遗传因素在其中,茹毛饮血的时代,跟着大部落存活的机率无疑更大。当一个人处于绝对的自由状态,面对众多的选择是会让人无所适从、恐惧的。从众避免了选择的过程,由此产生了逃避的自由感。同时,从众在一个集体文化中,无疑是能快速带来归属感、认同感的。这种舒适的状态总而言之就是人对安全感的趋向和追求。
2、习惯:由经验主义带来的习得性无助、偏执
实验证明某些经验实际上会改变大脑的形状,而内在的心智框架则是经验形成的关键。内心一旦偏向了安全区,就会信奉前人的经验,因为前人的经看上去很容易获取,有太多讲述成功经验的书籍、讲座了,沉浸于这些,能带给自己一种虚假的成长感,从而避开了独立思考的痛苦。独立思考是包含了艰难苦涩的自我认知、与集体意识的对抗、以及敏感性的训练。在一个集体主义文化的环境中,个人是被淡化的,集体、国家得到极大的彰显。因为自我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而且是痛苦的根源,因此在意识中或无意识中,我们想要将自己迷失于个人的或集体的兴奋状态下,迷失在高超的思想里,或在某种粗陋的感官刺激之中。这种淡化,削弱了个人色彩,不鼓励人的自我认知,不鼓励成熟、深刻,连由心而生发的自然情感甚至也会被加以混淆:人们对自己的爱恨情仇难以分辨,不知道那些是发自内心,那些是集体主义式的狂热,要命的是,处在这种混淆的状态里,人更容易将定义、判断权交给集体主义文化,而非自己。
人对个性的追求,属于自我实现的需求范畴。当你做出这样的尝试时,很容易落入这样的陷阱——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这种无助是习得的:它建立于经验主义之上,它造成了不需要深入其中就已经见过世面的假象。处在偏执的状态,人很难听得进建议,对各种信息也很容易选择性忽略。金灿荣说:“年轻的时候我相信辩论可以解决问题,现在发现辩论根本不解决问题。一个人形成自己价值观以后,死倔死倔的,根本就不会改,辩到后来就是伤和气,你想说服对方根本说服不了。你知道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变吗?就是他做事失败了,你的说法才有影响,否则光跟他讲道理一点用都没有”。通过暗示自己达成不了某种目标,避免挑战和冲击,也是人对安全感的一种本能趋向。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断地逃避自我。由于艺术提供了一种使人尊敬而又简单的逃避方法,所以它在许多人的生活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渴求忘我的欲望使得有些人走向艺术,另一些人则沉溺于酒精中,还有一些人则遵循神秘而异想天开的宗教教条。关于艺术的消极意义,我自身的体会就是,每当遇到不想面对而想逃避的事情时,我就会扎进书中,沉浸于故事情节中,不肯出来。但我觉得艺术的创作却是一个很积极的过程,它给你一种新的视角来审视自己和自己所处的世界,去发现柴米油盐之外的诗和远方,深刻认识人的局限性和可能性。
3、被动:向外的探索
当人从舒适区开始转向不确定区时,会产生被动、不适应等情形,有点像初创公司大多数倒在创业初期,若能够挺过最开始的竞争、适应期,后面基本能存活。这种跨越的痛感来自于舒适区的规则并不适于不确定区。舒适区强调道德伦理,有集体认同感,而不确定区的人们个性鲜明,他们似乎更信奉懦肉强食、适者生存。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逻辑:一种叫“弱者的逻辑”,因为弱小,他们只盯着眼前利益,所以强调公正、强调平等,强调仁爱,因此,这是一种保守虚伪的逻辑。另一种叫“强者的逻辑”,因为强大,他们更关注未被发现的机会,所以强调创造、拒绝平庸,特立独行,不畏牺牲,因此,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逻辑。
这种认知落后于现实所带来的痛苦具有普适性。当人的认知落后于现实、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时,既有的知识体系无法解释一些新出现的事物,会伴随有困顿、甚至痛苦、恐惧,这是很自然的反应。恐惧——它是渴求安全的结果——使我们附和顺从,使我们模仿,使我们屈服于控制之下。因此,恐惧阻碍了创造的生活。创造的生活是生活于自由之中,也就是说无所恐惧,而唯有心灵不陷于欲望以及欲望的满足中,创造的状态才能存在。认知落后于实际变化是绝对的,我想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革新自己的认知,把握机遇,跟上时代的变化。自我实现,value yourself这些并不影响你怀着一种批判性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重要的是,在你的自我实现里面,要创造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来回馈社会。在我看来,这种感恩、回馈的意识甚至比你所真正达成的目标更为重要,这种意识会影响你所做的每一个决定,也更能影响你身边的人。当你致力于使这个世界更好,用好的产品去帮助更多人,而不是满足于自己这个维度上的目标、甚至欲望时,才能吸引到更多的人。而且,感恩、回馈是当下就可以完成的,没有任何门槛,只是程度和形式的不同罢了。就像自由,它不存在于未来,而是存在于当下的每时每刻。
不稳定的状态:
1、开放:刺激、有序、适应
是什么造就了今日的我们?认识的人、看过的书、听过的话、经历的种种事情,如果把这些都看做一种外在刺激的话,人在接受了这些刺激后,就会有感觉,有自己的反思与思考,这会促进一个人价值观、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完善,最终综合为判断力,即他会选择新的刺激:结识什么人、看什么书、做什么事情。这构成了一个循环,类似于马太效应,强者愈强。所以,比起关心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是否安全、营养,你更应该警惕你每天所接受的种种外在刺激:看到的新闻,听的各种讲座,各种推文,结识的朋友等等,因为这些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是怎样的你。
父辈在过去时代自然而然养成的习惯和形成的信念使我们尴尬;他们批判自己不理解的事物,停留在过去,跟不上时代变化。为什么我们不能下这样的结论:我们从他们那里学到的任何真理和规则都会误导我们,甚至关于真理和规则的观念本身就应当消停安息?难道我们不应该从对世界的无限信任转到无限的不信任吗?
而思想处在一种开放的状态,更容易接受不同的观点,更懂得从不同的文化中寻求灵感、自我完善。多元的文化,使多元价值观的形成有了基础。了解其他文化,显然有助于了解自己的文化,因为你会注意到自己的文化中习焉不察的东西。
公元4世纪,奥古斯丁打过一个比方:“世界是一本书,不旅行的人只看到其中的一页。”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一个罪人行走在成为圣徒的道路上。他出生在今天的阿尔及利亚,后移居迦太基,又在罗马和米兰生活过,后来回归故里成为希波(Hippo)的主教。
我们内在的混乱、对立和恐惧,始终会胜过外在的社会结构——不论这结构想得如何高尚,这社会是如何机巧地被建造起来的。世界的混淆情形也是个人混乱的反映。只有将这种无序转便为有序,自由、创造的思想才能生发,它会带给我们一种更具艺术性和创造性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不满足于问题本身,而是抽身向后,思考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将简单、直接的现实抽象化,追寻其后的普世意义——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厉害的人,不只是能把当下的事情做好,他能以一种更高的角度来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我们人类的发展处于哪一个节点上?行业发展处于那个阶段?过去的因都会在未来以果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无疑是有利于我们的判断的。
这些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去认识变化、适应变化。这种转化的推动力来自于自我认知。除非一个人觉悟出生活的意义,否则他的能力或天赋便会用来强调自我及其欲望,如何便促使一个人孤立,以自我为中心。他感到自己是个超越的存在体,一个优越的人,这一切都滋生了种种弊害,引起无尽的争斗和痛苦。
2、trouble:
这里的trouble主要来源于三点:其一、缺乏社会的认同;其二、方向感的迷失与自我怀疑;其三、自我价值的定义
昨晚看Ray Dalio在2012年达沃斯的访谈,开始就谈到,对待trouble你是逃避还是解决它,决定了你是怎样的一个人。他说,要珍惜trouble,正是经由这些trouble的训练,你才能脱颖而出,遇到trouble是一件值得欢呼的事。
3、敏感性:
贪取之心并非是对美的喜爱,它是起于渴求安全的欲望,而置身于安全之处即无法敏感,渴求安全的欲望制造了恐惧。贪取之心触发了一种孤立的过程,在我们四周筑起抵挡的围墙,而这些围墙阻碍了对一切事物的敏感。一件东西不论如何美丽,它不久便失去对我们的吸引力——我们见惯了它,于是一件原来充满喜悦的事物变得空洞沉闷了。美仍在那儿,并未消失,然而我们不再对它开放胸怀了,它被我们每日单调的生活所吞灭了。
参考资料:一生的学习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77129/
为什么长大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769136/
Ray Dalio 2012达沃斯访谈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wMzcwNDE2MA==.html?spm=a2h0k.8191407.0.0&from=s1.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