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今年年初的时候,盆先生突然在微信上问了我个问题:你知道人类恐惧排行榜第一位的是什么吗?我问他:什么类别的?他回答说:一种技能。我一脸懵逼,试探地说:考试?他老人家说:不是哈,是公众演讲!
Excuse me?公众演讲?他还说:第二名是蛇,第三名是死亡。那时我才知道原来在人们心中演讲的恐怖程度大于死亡啊!
上周末两天,鹏程管理学院开设一门课《演讲大师班》。说实话直到院长开始讲课的时候,我才知道我稀里糊涂地参加了个演讲班。虽然演讲是在我的学习计划里躺着呢,但确实不是我当下的计划,我还没有准备好。
既来之则安之,那就听听看吧,毕竟演讲是我最不擅长的技能,没有之一……我一脸迷茫地听完了两天的课。
这两天的课,颠覆了我对“演讲”的原有认知:
第一,任何人站在公众面前讲话都会紧张,即便是院长他们这样的大咖也是如此,这是在应激状态下的自然反应。
第二,在公众面前演讲紧张,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期望太高了,而所准备的未必能达到自己的预期。
第三,演讲有套路,演讲技巧不是天生的,其实是可以后天学习和练习的,很多内向的人经过训练都变成了台上侃侃而谈的人,比如林肯总统。
这几点的认知颠覆,无疑是给了我信心。
其实我在大家面前讲话的经历并不多,以前在课堂上,但凡老师叫回答问题,我绝对是那个把头埋下去,像鸵鸟一样,心想:看不见我,看不见我…的人。包括现在在外面上课也是,每次老师说:来,谁来分享下你们的讨论结果?我也是低头族里的那一个。
松诺老师在分享克服演讲中的紧张的时候,讲了一个她自己的小故事,对我触动特别大。
她说她这一年都在参加头马的活动,她每次下班都会去,开始一直坐在最后一排看着别人在前面侃侃而谈地演讲,纠结着自己要不要上去尝试一下,就这样一次两次三次,都没有勇气举手上台。直到有一天,主持人说:今天我们请位新朋友来做即兴演讲吧,那一刻主持人用手指向了松诺老师。
松诺老师说:那一刻真是无路可逃了,硬着头皮上去,抽了个即兴演讲的主题,当时就懵了,大脑一片空白,站在台上不知所措。那一刻她什么也说不出来,下面所有的听众都在为她鼓掌,她只得站在掌声中冲着下面的观众尴尬地笑了2分钟。
自此之后,每次在即兴演讲环节,总是有一个把手举得很高的姑娘,那就是松诺老师。她站在台上,从最初的笑满2分钟,到笑1分半、笑1分钟、笑半分钟……到现在可以站在头马峰会上流利自如的主持,给我们做分享。她说:每一个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艰辛。
听完她的故事,我想到了我自己。
我仍记得4月底的DISC分享,在200多人的群里,我第一次对着那么多听众做分享。整场1个半小时,我语无伦次,虽然看不到听众的反馈,可我还是紧张到手心出汗,完全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到最后把听众都讲跑了,虽然如此,依旧觉得那次自己0到1的突破是值得骄傲的,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在大家面前讲话的勇气的,上了两天课,我也才知道霸占舞台的第一步就是要“不要脸”!网上不是有那么句话:世界是属于80后的,也是属于90后的,但最终是属于脸皮厚的。
当我知道,每个人在上台演讲之前都会紧张害怕,甚至是亲眼见证了一位小伙伴在课堂上,从第一次上台紧张到大汗淋漓,到第二次上台放开许多,第三次上台变得更自如了,突然意识到克服演讲恐惧症的另一个要素就是坚持练习,不断反馈。像松诺一样,一次次地刻意练习,找老师点评,慢慢改进自己演讲过程中的问题,把自己的演讲变得更加完美。
我认为克服演讲障碍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完善演讲内容。演讲课的最后一天下午,是实战演练,我抢了个评委的角色,目的是逼迫自己认真听每一位演讲者的演讲内容。我发现那些讲得好的演讲者,他们的内容都有共同特点:条理清晰、逻辑结构完整、论点有价值、例子生活化、故事生动让听众产生共鸣。所以内容在演讲过程中也是至关重要的,而想要好的演讲内容,也是需要一次次的练习和打磨。
荀子曾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每个人都知道坚持的意义,可是有很多人都做不到,因为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爱你,你却不知道,而是从脑到心的距离,是从知到行的距离。
我想很多人并不是害怕演讲,只是害怕讲不好会失败,从没敢尝试过,虽然知道即便失败了也不会怎样,可还是没有勇气迈出那一步。如古典老师所说:安全感是一个力量强大的主子,它用一个看不见的牢房来囚禁它的奴隶们,这个房间用恐惧做墙,用恶毒的信念做水泥。但事实却是,很多例子都告诉我们:演讲是从搞砸开始的。
很多时候,我们只有逼自己跳出舒适圈,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我想,能突破演讲的关键要素正是知行合一吧,道理我们都懂,只是看我们是否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并坚持了。
-End-
我是聚聚,一只混迹在广电行业的生涯规划师、DISC国际双证顾问讲师、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在读研究生。聚聚愿在这里陪你一同成长,一起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