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会来/文 (原创)
数学思维的启蒙,不在于教孩子学会多少知识,而是培养孩子具有探索新知的兴趣和愿望。
在新高一的数学课上,我提问了一个问题,一名女生站起来,迟疑了一下,然后羞涩地小声说:“老师,我不会,我的数学从小学开始就不及格了。”她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心里五味杂陈。
然后,我面向全班同学问:“像这位同学这样的情况还有吗?有的请举手。”同学们环顾左右,又有十几个同学犹犹豫豫地举起了手。当时我真不好意思批评他们,只好用之前写的文章“学好高中数学并不难”来鼓励他们。
作为从教三十多年的数学老师,近段时间我在思考:为什么小学生才刚刚学习几年数学知识,就厌学了?有的参加课外补习,甚至有的家长出高价请“一对一”的老师补课,成绩仍然上不去?看到了一期“开门大吉”电视节目,给了我启发。节目中有一个四岁的小男孩,认识了三千多个汉字,会背一百七八十首唐诗。孩子出生以后,家长经常给孩子背《三字经》和《弟子规》,在刚刚说话还不利索的时候,有一次当家长在背《三字经》时,小男孩会接上《三字经》的第三个字,而且一连接了二十多个字,家里人都感到惊奇。
小男孩是奶奶带着,奶奶就念唐诗给小男孩听,之后发现孩子记唐诗很快,从念唐诗、背唐诗,发展到对文字感兴趣,通过识字之后可以自己读唐诗。节目当中,主持人将一段主持提示文字给他,小男孩竟然读得流畅自如。爷爷还用带有各国国旗的卡片给男孩看,本来是为了识字,二百多张卡片,一周多的时间,文字都认识了,不仅如此,二百多张国旗图案以及对应的国家名称全都记住了。
奶奶介绍说,在家里,小男孩看书的时候,周围的人都不看手机,都捧着书看,营造读书的氛围。另外,不给孩子任何压力,保护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所以孩子学习起来是很轻松的。
试想,这个小男孩上小学之后,对语文学科能厌学吗?答案不言而喻。不仅给语文学科奠定了阅读与理解的基础,在数学学习上,也会如虎添翼。不要认为语文学科比数学好学,到了高中阶段,数学及理科成绩不好的同学,多半都是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成了提高理科成绩的桎梏。在儿子刚上小学时,我就跟儿子说:“语文是学习各科知识的基础,数学是学习理科的基础。小学数学就不及格的孩子,原因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问题,而是从小学习数学的方法不对。
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家长中普遍有种说法,数学不考100分就算不及格。因此,让孩子反复地做题、背题,然而到了三四年级,知识量增多,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式没有建立起来,只靠死记硬背不能解决问题,同学之间就出现了差距。然后是家长着急、焦虑,再给孩子贴上“数学成绩不好”的标签,孩子就真讨厌学习数学了,并且从心里留下了数学难学的阴影。
从爱背古诗的小男孩,到小学时数学不及格的孩子们的事例,可以引发我们许多思考,尤其是对于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可以给家长们很多启示。
首先,明确一个教育理念,对孩子的启蒙培养要由家长来承担。社会和学校的环境是同样的,孩子之间的差别,有遗传的先天因素,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的差别,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从教三十多年的经历,我有一条经验是经过实践检验得出的:凡是到高中阶段,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让家长和老师“省心”的孩子,必定是早期家庭教育的成果体现。特别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家长是用心的,是精心地制订培养目标,并认真地实施教育计划使然。
其次,把握一个教育原则,从孩子的兴趣人手不给孩子压力。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年人也是一样、只要自己感兴趣的事儿就不怕苦,不怕难。我儿子工作以后想参加马拉松赛跑,如果作为任务,比如单位要求或是家长希望参赛,肯定会用各种借口和理由排斥。然而当他自己愿意跑,作为自己人生的一次历练,他自己就制订了训练的计划,也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孩子早期的数学思维启蒙,家长要激发孩子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认识数量、形状、时间、方位,以及对其分类、排序、比较等,家长经常和孩子交流探讨,不经意间,数学思维的种子就会埋在孩子脑子里。此时的孩子,是快乐地接受,潜移默化地形成了知识的链接。
再次,运用一种教育方式,保护孩子的求知欲不让孩子厌学。《论语》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乐知是孩子学习的原动力,数学思维的启蒙,不在于教会孩子学会了多少知识,而是培养孩子探索新知的兴趣和习惯。
学龄前的孩子,大脑内存空间很大,也正是好奇心、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家长可以选择适合孩子的绘本,在亲子阅读中,有计划地给孩子灌输生活中的数学概念,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并就一些问题,反复练习,举一反三,让孩子产生联想,而非让孩子记住某些知识。这种思考过程,正是数学学习所要培养的方法。在亲子互动中,家长要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看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热情不高时,可以变化活动内容,避免孩子产生厌烦的情绪。
要想孩子数学好,需要家长用心研究,悉心培养,及早启蒙。不要担心家长讲的孩子听不懂,因为每个孩子都有接受和阻抗的心理机制,家长要放下手机,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以开发孩子的数学潜能。
此文刊发《家长》2018年第9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