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纪录片,导演是维塔利·曼斯基(Vitaly Mansky),一位继承弗雷德里克·怀斯曼(Frederick Wiseman)与D·A·彭尼贝克(D. A. Pennebaker)的“真实电影”传统的纪录片导演,他花了两年时间和朝鲜协商,终于获得了拍摄许可,于是有了这部《太阳之下》。
因为这部纪录片电影拍摄于朝鲜,各种评论里充满政治的言论,但是向安宇不想谈任何政治。政治太恐怖,避之不及。
影片讲述的是女主人公,8岁的辛美加入少年团,参加朝鲜前领导人金日成诞辰纪念日“太阳节”庆祝准备活动的过程。影片的开场,背景是金正日花,辛美幸福的说:
爸爸说,朝鲜是东半球最美丽的国家,是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
然后,影片用了20分钟记录辛美上学,记录一早上和同学一边唱着爱国歌曲一边擦桌子。
用10多分钟记录教室里老师向学生们讲述金日成童年时用石头砸日本鬼子和地主。第21分钟,记录辛美一家的“日常”的一餐。
接着,爸爸开始教育辛美要吃泡菜……嗯,泡菜,辛美说泡菜还可以抗癌,爸爸妈妈开心大笑,直夸辛美聪明、读书多。
这样的桥段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看过太多这种排演的“其乐融融幸福一家”?
这场景还真就是排演的,影片到这里,画面突然转成没打灯没调色的原始素材,开始有人从旁边走出来指导爸爸的演技,要求表演出“你的脸就像喝醉了一样变红”。
导演维塔利·曼斯基化了两年的时间和朝鲜沟通,但是到了朝鲜,他只允许拍朝鲜让他拍的,每天拍摄的素材也必须交由朝鲜方审核。但是导演耍了花招,貌似朝鲜派出来的协调人员对新的电子产品不是特别了解,于是他们要不就提前开机,要不就中间不关机,要不就开机了不关,总之就是录到了很多的“穿帮镜头”。镜头里,朝鲜方工作人员拿着本子跟导演一样喊action,跟“演员”讲戏、对台词,然后导演后期把这些穿帮镜头全部剪辑了进去,还故意放了很多未调色的原始素材。于是,我们看到了这一出出朝鲜精心呈现的“盛世图景”。
朝鲜工作人员跟辛美说不要觉得在演电影,要表现自然一些
辛美的爸妈在拍摄间隙拿着剧本对台词
当然,这些素材来的不容易,曼斯基把拍摄到的“朝方造假”的影像带在身上,接受朝方检查的画面是他们实际拍摄分量的三四成。对于如何把这些偷拍的影像带出朝鲜,曼斯基说,这个过程现在还不能说,是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日后有机会再公开。
这里面,朝鲜展示出来的多数是假的,甚至包括了辛美爸妈的身份。
这部片子里细节太多,向安宇不想一一去说。选两处印象深刻的。
辛美加入了少先队,加入的仪式70、80后想想自己小时候加入少先队的场景就能脑补出来。然后是找来老英雄讲述抗日故事,80后可以继续脑补,反正向安宇小时候学校是组织过好多这种节目,一般是清明烈士陵园扫墓后的必备节目。
不过向安宇感慨的不是这个,而是老兵讲述完用步枪打美国鬼子飞机的故事,同学们鼓完掌之后,突然就冷场了,老兵站在讲台上,不知所措,不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长久的沉默之后,转身问躲在帘子后面的朝鲜方工作人员:接下来该说什么?
当一个人一生都是安排好的,连下句话该说什么都不知道了吧。也许是不敢,故事是预先编号的,可以说,说完之后呢?结束语怎么讲?讲错了就是大问题,于是只好问别人。
工作人员从旁边过来教他恭贺小朋友加入少先队,他把话题转到了伟大领袖,旁边人只好在此冲出来,再次教他:你只要恭贺小朋友就行了。
于是,这位老兵简单的恭贺小朋友加入少先队,匆匆结束。
另一个点,导演问辛美,加入少先队之后对未来有什么期望?
辛美说着说着就哭了,剧组工作人员想要安慰辛美,让她不哭,跟辛美说:想点开心的事情。
辛美想了很长时间,回答:想不出来。
接着剧组人跟她说:知不知道什么听来高兴的诗歌或歌谣?
辛美毫不犹豫开始背诵“爱国诗歌”。
向安宇不知道60后、70后、90后的8岁是怎样的,也不想用政治的框架去评论这部电影。我看到了很多小时候经历的影子,但是更让我脊背发凉的是:我在2016年四处看,依然看到很多这样的影子。
我网站公安局备了案,所以,我只能当鲁迅笔下那个去给别人家生小孩道贺的人:呵呵,哈哈,嘻嘻……
前段时间自己也在拍纪录片,采访一个老爷子,住在窝棚里,聊天时候谈谈人生爱好,灯光布好,麦支上,机器打开,摆正了姿势却话锋一转,开始歌颂。说真的大吃一惊,原本的想象里,这样的生活应该是有怨言的,但却是一堆歌功颂德。马上想明白了,我一直想拍“市井”,市井不是择菜骂街做小生意,这个才是真正的市井。市井人的圆滑,知道抱怨和咒骂没好处,有渠道卖卖乖陪个笑才能换来实际的好处。这是中国式的聪明,不仅是市井小民,哪里的中国人都一样。
狗汪汪叫是没肉吃的,腆着脸吐着舌头跑上去摇尾巴,说不定能换来肉,至少也不会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