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工作的意义,赚钱?。所有人都有过类似的想法,而日本的“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同样也不例外。
大学毕业刚毕业的稻盛和夫,怀着一腔热情,却怎么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最后在学校老师的介绍下,他才进入到一家陶瓷厂做研发工作。
进入公司才知道,公司正濒临破产,已经几个月发不出工资了。跟稻盛和夫同期入职的职员,都选择离职,寻找新的工作。
因为家里人不允许他去当兵,还被自己的哥哥数落一通。
迫于现实问题,稻盛和夫只能选择留了下来继续工作。
他却没有因此而感到无奈,经过极度认真的工作,竟然研发出了在当时属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陶瓷材料-“镁橄榄石”。
后来他还靠着这项技术,创建了自己的公司京瓷,从一家小的工厂,发展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
功成名就之时,所有人都劝他,是时候给自己放松,并通过寻找兴趣来获得快乐了。
但是稻盛却不以为然,在他眼里,工作本就该是快乐的源泉。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很多企业家和职场人士都想邀请稻盛和夫分享他的成功经验,后来他把自己70多年来的职场经历,写成了《干法》这本书,向大家分享他对于工作的看法和理解。
如果你也正在经历工作中的瓶颈;迷茫工作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难以找到自己持之以恒的工作价值观。那么我建议你读一读这本书。
“要想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你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则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稻盛和夫
稻盛就是这么一个对工作满怀热情、期待、甚至是痴迷的人。
正是因为对工作的这种态度,才使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到两家世界500强的企业家。
所以我们今天要聊的,正是关于稻盛和夫的自我成就之路。
一、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一个人的心志
我们到底为什么而工作?
这也是稻盛和夫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
无意间,他在一个电视访谈节目中听到了一个修建神社的木匠师傅的故事。
这是一个年近70的木匠师傅,从小学毕业至今,一直修建神社。而且几十年如一日,都干着这种又苦又累的工作。木匠师傅也有过辞职不干的念头,但最终他还是克服了放弃的念头,并勤奋工作,潜心钻研。
木匠师傅埋头苦干并孜孜不倦的精神魅力,一下便深深的打动了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的这种感动,或许是一种精神上的惺惺相惜。
稻盛在经营企业的时候,同样拥有着像木匠师傅一样,令人敬佩的精神。
稻盛和夫早起工作时也想过要离职转行,但是因为家里人不支持,最后稻盛只能继续留在厂里。
与其颓丧,不如重新换个心态继续坚持下去,说不定还能干出点成绩出来。
于是他日复一日在实验室里做实验。
当时他手上的任务,并不属于工厂的核心业务。只是一个不怎么被公司正视的、关于新材料的研发。
稻盛在大学里的专业是有机化学,为了能够找到工作,来到工厂工作前,也只是快速地恶补了一些关于无机化学的知识。也可以说他就是无机化学行业里的新人。
改变了对工作态度的稻盛和夫,便开始研究各种关于新材料的学术研究和外文期刊,遇到不会的知识点,也会一边学习一边操作。
这对于当时的稻盛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当时已经能够研发出“镁橄榄石”材料的,全世界只有美国的通用电气这一家公司。
为了完成实验,稻盛可谓废寝忘食,连睡觉都要抱着实验品入睡。
所有人都认为,稻盛只是在浪费时间。但他并没有受到外界的任何影响,反而对自己的研究更加充满信心。
最后凭着这股热情,连他自己都不太敢相信,一个无机化学的新人,居然就此研发出了一种属于世界领先水平的新材料。
后来公司接到了来自松下的订单。
新的研发问题又来了,成型后的产品因为使用了黏土,所以会留下杂质。
于是稻盛又开始了在实验室里绞尽脑汁的工作,潜心的研发,无意间不小心踢翻了实验室里的松香,黏在了自己的裤子上,而获得了研究灵感。最后实验结果出来,连他自己都惊呆了。
让原本濒临倒闭的公司,起死回生。
只要回想起当时那段苦苦坚持的时光,现在稻盛和夫眼神依旧异常坚定,正是那段艰苦的奋斗经历,让他明白,在艰难的工作,只要拼命工作,就能带来不可思议的好运。
不管是逆境还是顺境,不管自己身处何种境遇,都要抱着积极的心态向前看。
在努力工作的同时,稻盛的内心也变得越来越强大。他坚信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拼命工作,并持续努力,因为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二、成为一个“自燃型”的人
稻盛和夫在自己的书里分享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个从京都名牌高中的毕业生成了他的助手。
稻盛每次只要在实验中获得一些小成功时,都想拉上小助手一起的欢呼。而这位助手却不以为然。总是冷冷的在一旁注视着他。
有一次,稻盛又高兴的在实验里欢呼,却被这位助理给泼了一脸冷水:“稻盛,我认为值得男子兴奋得跳起来的事情,一生中也难得有几回,但是看你的样子,动不动就高兴的手舞足蹈,我是该说你轻薄呢,还是轻率呢?”稻盛立马反驳了回去:“因为小小的成功就感到喜悦和感动,这样多好啊,尤其是在研究经费不足,研究环境差的条件下,要把研究做下去,就要懂得为每一步小小的成功而庆祝,这样才能给我们增添新的勇气。”
稻盛和夫就是这样一个在工作中自带燃点的人。哪怕在小的进步,都能够挑起他继续努力下去的热情。
后来稻盛和厂里领导发生了不愉快,干脆选择离职,在离开陶瓷厂后,他便创办了京瓷。
他接到了一个生产“水冷复式水管”的订单,但是以京瓷目前的能力,还不具备制造这类产品的设备和相关的技术。
为了完成自己的承诺,每天奔波在工厂的一线,甚至会整个通宵抱着水管,坐在炉窖旁让它慢慢地干燥。
他会把产品当成是自己的孩子般“细心呵护”,如果找到了不合格品,他会觉得他的产品正在“哭泣”,所以他一定要找出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才导致产品的“受伤”。
稻盛和夫作为一名经营者,他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用来思考”应该做哪个?““要如何做才能更好?”之类的问题。
稻盛每天都对工作,满怀着热情,要求自己今天要比昨天更进一步。
而现实中,不少人对待工作完全是一种冷漠的态度,甚至有时候自己没把握的事情,还要顺便泼一下别人的冷水。
稻盛完全相反,他认为工作就要敢于走到“漩涡的中心”,成为那个推动团队甚至是公司发展的人。
不要等别人来给你分配工作,而要积极主动,这样努力的工作,才能真正做出成果来。
三、以更高的要求约束自己,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有人问稻盛和夫,是什么原因,让他能够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京瓷从来不走别人走过的路”。
在京瓷创建之初,没接到过什么大的订单,但是为了业绩,他只能答应下一些别人做不了的订单。
为了能够做出产品,只好埋头苦干,直到新产品的诞生。
这样的态度才让京瓷这个初创公司很好的存活下来,积累出了很多高端的技术成果。
为了公司发展更快,稻盛和夫做了业务的拓展,京瓷一直是以高技术为推广点的,所以很多大公司的工程师自然就会拿出最难啃的问题,让京瓷帮他们搞定。
一句“行,我们能做。”就是稻盛和夫不断求追高目标的最好见证。
因为想要拓展更大的业务,只能做到人无我有。
一旦允诺了别人之后,稻盛和夫就得为了做出产品,而不断去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并绕着这个目标,不断去提升自己的能力。
此刻他唯一的信念,就是一定要做出这件产品来。
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他相信只要今天又比昨天更近了一步,那么就会有机会逆袭。
这就是稻盛和夫的工作法,“乐观构思,悲观计划,乐观实行”。
计划一旦开始,只管一路执行就是了,而唯一结束的终点,就是解决问题。
结语
稻盛和夫曾在书中这样总结:
“回顾自己70余年的人生,我可以向大家断言,以积极的‘思维方式’,满怀‘热情’,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做到这些,你的人生一定会硕果累累、幸福美满。”
稻盛和夫很庆幸当初的自己,并没有因为进入落后的工厂工作,而对自己失去信心。
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并始终对自己的工作饱含热情。遇到难以完成的目标,就先提升自己,再去解决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