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老百姓和“草”密不可分。没有官职的人自称为“草民”,不知珍惜地抛弃称为如弃草芥,不顾惜人命谓之草菅人命。草,一直生活在最底层的,但在白居易的诗文中,它又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一如底层的平民百姓。平民百姓的文化称为“草根”文化,来自于生活在最底层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而草编作为草根文化中的一种,它同样根植于民间底层,是民间智慧的结晶。记忆中的草编是草帽,是乡下农家用小麦秸秆自编的那种质感粗糙,帽檐宽大的帽子,天晴时可遮阳,有雨时可挡雨,在夏天用来扇风再好不过,偶尔无聊也会伸一根手指进去转转帽子,解解闷。村子里,每家每户都会在墙上挂好几顶草帽。那种质朴的感觉,长大了也依然怀念。因为这些草帽伴随着祖辈、父辈走过他们艰辛的岁月,浸渍过他们辛勤的汗水。记忆中的草编是草鞋,是在影片中看到的革命战争年代,红军战士亲手用稻草、蒲草编织的那种简单轻便的草鞋,陪伴着他们过草地,渡江河,走完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之路。回溯历史,不难发现草编承受了许多传统主流文化的滋养:结草衔环,是报恩;竹杖芒鞋,是豁达;绿蓑青笠,是悠然。可以说它最接近原始、最融入生活,最能蕴涵“草根”平民自然的生活和朴素的愿景。它所具备的那种浓厚的自然气息与朴素的乡村味道,至今仍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温馨感觉。
草编以各种柔韧草本植物为原料,其原料生长地域广泛,而且易得易作,故草编工艺在中国民间十分普及。草编的用草,要求草茎光滑,节少,质细而柔韧,有较强的拉力和耐折性。农民和艺人常喜利用当地的玉米皮、茅草、麦秸等丰富的地方资源,编成帽、篮、拖鞋、提包、坐垫、睡席等日用品,品种花色繁多,质量优良,富有朴素雅致的风格,并以它们坚实耐磨、轻便舒适的传统特色著称于世。2008年草编技艺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23日,草编被国家正式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最早的草编遗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周代已有专业的“草工”“作萑苇之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用萱麻和蒲草编制的斗笠。到秦汉时期,草编已在民间广泛使用。各种原材料在艺人灵巧的手指间,翻飞旋转,有时化为起舞的龙凤,活灵活现,让人惊叹不已;有时化作生动的蚂蚱、螳螂、蝈蝈、蟋蟀等昆虫,惟妙惟肖,妙趣横生。正是这些精致的草编,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丰盈了无数孩子的童年时光。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手工草编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与人们的现代生活渐行渐远。只有少数的传承者在风雨飘摇中苦心孤诣地坚守着这一古老的技艺。可喜的是,他们的坚守终究还是迎来了属于草编的春天。近年来,各地纷纷开始重视这些传统的非遗项目。随着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的扶贫工作的展开,推进了农村扶贫项目的开发,着力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普降的甘霖,也滋润了山西省临汾市隰县阳头升王家沟,这是一个地处黄土高原的偏僻小山村,这里是临汾市老干部局下乡帮扶的村庄。临汾市委老干部局下乡干部组织村里的妇女奔赴闻喜接受草编扶贫培训,村里的年轻媳妇王艳玲就是首批参加草编培训的学员。从小就见过父亲及邻居们在自家院子里拿藤条编制筐子、篓子等农具的艳玲,对草编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心也暗地里为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雀跃不已。很快,她就深深地爱上了草编。培训时,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的手指,认真识记着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骤,生怕漏掉一个环节。实践操作时,更是屏住呼吸,一步又一步,一丝不苟,错了再重来,一遍又一遍,练得手指头麻木了,继续练,直至指头磨破了皮,直至白色的玉米皮上沾染了点点鲜红。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五六天的勤学苦练,心灵手巧的艳玲终于熟练掌握了草编的技术。怀揣着学到的技术,回家后,艳玲收集了部分原材料玉米皮,开启了她与草编的故事。先编草辫,没多久,又细又长的草辫,在她灵巧的指尖中编成了,一条两条三条……市下乡扶贫干部周五要回市里了,带走了她编制的草辫,周一从市里回到村里时,将卖小辫的钱交到了她的手里。看着手掌心的钱,艳玲百感交集。自从嫁到这个贫瘠的村庄,生火做饭,下地干活,生养孩子,照顾老人,年复一年。看着村里的一些女人外出打工挣钱,过年过节时拿着大包小包回家时的风光模样,自己只能是远远地投去羡慕的眼光,然后又在沮丧、无奈的叹息中低头扭身回家。而此刻,手里拿着钱,从来没有过的成就感溢满心头,这种滋味让艳玲有了更大胆的想法:村里还有很多和我一样出不了远门的妇女,如果她们也学会了草编,那么岂不是和我一样,在家里就可以挣到钱吗?我得先教会她们草编,艳玲暗自下了决心。
然而理想很丰满,可要变成现实却难。村里理解她、支持她的人寥寥无几,正当艳玲为之焦急又无计可施之时,寨子乡的领导拨通了她的电话,请她去寨子乡下桑峨村培训当地的妇女草编技术。此次邀约可谓正中下怀,艳玲立刻动身前往寨子乡,从此,她的草编之路越走越宽。在她的严格要求下,基地巧手妇女编制的小辫儿细腻精致,很快就被市委老干部局回收,用于草编精品制作。同样是周末拿走草辫,周一就换回了现金。尝到了甜头的下桑峨村的妇女干劲更足了。艳玲于是带头创办了惠民草编工作室、又成为了隰县寨子乡下桑峨草编实训基地的负责人、培训老师。培训农村巧手姐妹们学习草编技术,带领姐妹们用智慧和巧手编织精致的玉米皮作品,真正走上了创业增收的致富之路。
考虑到只编草辫品种比较单一,艳玲逐渐增加草编作品类型。开始设计做草编小枕头,小巧玲珑,精致可爱。炎炎夏日,枕一只草编枕头,不仅触感舒适,鼻间时不时会飘来一股股淡淡的玉米皮的清香。不久,巧手们做的草编枕头,就得到了商家和客户的喜爱,产品远销陕西渭南等地。目前巧手们销售的“桑峨小辫”和精品枕头达到近万件,创收近4万元,带动贫困户10户,当年人均增收近2000元,最高增收达到4000元,成为隰县农村妇女增收的亮点产业。独具特色的“桑峨小辫”和小枕头成为下桑峨实训基地的主打品牌。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基地建成以来,市老干部局派王艳玲做隰县培训讲师,驻村具体指导培训。于2020年3月开始,艳玲分别在下桑峨村、寨子村、马家村等多地组织玉米皮编制培训,培训巧手100余人。通过培训,草编文化深入民心,村民的审美情趣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巧手草编技能有了质的飞跃。20余名草编骨干,通过实践可以做出达到销售水平的精品,走上了创业增收的道路。为进一步提升下桑峨草编实训基地的品位和档次,基地巧手们创新制作了新的草编作品,在满足实用和审美需求的同时,还助力党建工作,草编逐渐形成三大系列内容:生活用品系列、花卉摆件系列、党建红色文化系列。此时的隰县草编作品,早已超越了当初闻喜老师的作品,真可谓“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为了号召更多的人加入草编行列,她们还增加制作了讲解草编发展变化的版面,积极向外界展示宣传。在此基础上,为了打开草编销售大门,力争让草编精品走向更大的市场,巧手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不断创新,提升了制作技能和手法,弘扬了草编文化,为进一步深化发展草编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艳玲,曾经偏远山村中一位平凡如小草般的女子,恰如袁枚诗中的苔,“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有缘走近草编之后,便义无反顾地带领着乡亲们与草编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更是用双手亲自织就了属于乡邻们自己的幸福人生。
草编,是农耕时期传承下来的朴素的民间文艺;草叶又韧如丝,充满浓郁的自然气息,和时下的环保理念不谋而合。可以说草编就像一颗散落在人间的遗世明珠,需要我们去发现,去保护,去更好的传承……值得欣喜的是,经过一代代传承者的努力,草编技艺得到了升华。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草编工艺,已远不是过去那简简单单的几顶草帽、几张草席了,已经不再是刚刚出现时的简单设计了,为了适应现代人更多的需求,草编作品的形式、内涵也在日渐丰富多样,品种也愈见精良。一个做工考究、材质精良的草编包,一个样式时尚、自带质朴清香的草编帽,它们的品质也足以登上大雅之堂,成为时尚的风向标。
在流行文化与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当下,返璞归真已成为了新的潮流。如今,巧手们通过不断地研究、学习、创新,努力用自己的指尖为草编发声,为传统文化代言。用她们灵巧的双手不断打磨技艺,赋予草叶以艺术灵魂,每一道纹路、每一处工艺,既凝结着草编手艺人的独具匠心,也寄托了一代代草编人对幸福生活的希望。
指尖跳跃之间,一件件草编作品气韵生动,气象万千。草编,来源于自然,也归于自然,带着与生俱来的天然美,不矫揉,不造作,是自然,是艺术,更是生活。草编人,起于质朴,也归于质朴,满怀着对幸福的憧憬,编织的是自然,是艺术,更是生活。她们用指尖捻出梦想与精彩,她们用指尖与草叶合奏出来一曲曲幸福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