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子女的影响首先是基因层面上的、然后是习惯层面上的。基因与习惯是子女一生成就的两根支柱。
从基因层面上来说,父母读过的书、经历的事、说过的话、思考过的问题都会潜伏在各自的骨血中,并最终在结合过程中形成子女的元能力。事实上,人与人在学习能力、社交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方面的绝对差异往往就来自元能力的差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2、3岁的孩子在脾气秉性、反应能力上存在明显区别。孩子的行事方式往往与其父母中的一方非常相似、或者二者兼有。民间把这种现象概括为“随根儿”。这种“随根儿”其实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好习惯与坏习惯融入血脉的传承。我们会发现在妊娠期内坚持读书、思考、写作的母亲往往会有天才子女、而那些在妊娠时期天天昏睡、猛补、无所事事的母亲往往会有反应迟钝的子女。事实上,在降生之前,子女就已经在接受母亲传授给他们的信息了。这种先天信息接收的相对差异性会导致子女后天成长的绝对差异性。
出生之后,很多孩子会天天和自己的父母、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在一起。我们在自家小区里散步时总会听到这番话“一大家子人出来遛弯了。连走路的姿势都一样,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当然,每家人听到这样的话都会高兴。不过,仔细一想,这句话很别扭。一家人哪里都像岂不就意味着好的也像、坏的也像吗?这种好坏都像的现象其实是“环境造就人”的最好解读。
在此,我们不禁会问“这个像究竟是像谁呢?”通常来说,一大家子人都像“说的算”的那个人。如果“说的算”的那个人是个言必行、行必果的人,那么这一家人做事都会雷厉风行;如果“说的算”的那个人做事讲究章法,那么这一家人都会非常“心里有数”、家里也总是拾掇的井井有条;如果“说的算”的那个人“怎么的都行”,那么这一大家子往往都会“随遇而安”;如果“说的算”的那个人信奉“用拳头说话”,那么这家人里肯定会出匪盗。简而言之,一个家庭里的主心骨如果做的好,那么他的子女绝对不会差;如果一个家庭里的主心骨本身就不行正道,那么这个家族的后代也很难有所作为。
这就是为什么说“子女是父母的投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