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一个价值2亿美元的教训说起…附金融/投资/AI/区块链/大数据强悍书单7份+好书200本
作者wwqqer,2018年1月首发于经管之家。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通常,一个人掌握的知识体系对思维模式的影响很大。比如,学经济的一般会从市场和均衡的角度考虑问题,学金融的一般是从风险和回报的角度考虑问题。如果一个人碰巧既学了经济又学了金融,那么他就可以同时从两个角度考虑问题。由此可见,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专业的知识体系来开阔思路。这样做的好处是理论知识理解透彻,运用自如,但缺点是费时费力,见效慢。
与此相对的另一种方法是实行“拿来主义”,跳过背景知识,直接学习他人经验或接受他人观点。这样做的好处是省时省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触及到更多的领域。但是坏处是理解不透彻,不能举一反三。
由此,我想到了一个很好的例子,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当时大家的普遍看法是像特朗普那样的小丑和疯子不可能当总统。如果他当选了,那将是世界末日,股市将暴跌。但事实是特朗普逆袭成功成为了美国总统,世界末日并没有出现,而股市也连创新高。为什么会误判?究其原因,还是缺乏对美国政治生态和全球民粹主义趋势的深入了解。
既然从“深度”着手,建立专业知识体系太花时间(方法1),而只注重“广度”,直接听取他人观点有时又不太靠谱(方法2),所以我就折衷一下,在保持“广度”的情况下,每个领域再稍微深挖一下,建立“准”专业知识体系,兼顾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开阔思维。
如何有效的建立“准”专业知识体系?我的经验是“多读,多写,多实践”。从开阔思维的角度来说,那些由专家们编写的面向大众的科普畅销书正好可以满足我们这方面的需求(在科普方面,我觉得中国的科学家们做得还不够,所以学好英语很重要,否则我们得等上一年半载才能看到中文翻译版,如果有的话)。这是入门各个新领域的最佳捷径。
先谈“多读”。刚才提到可以多读科普畅销书。但是市面上的书这么多,我们如何挑选呢?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追求一下“名人效应”。比如,业界大牛或科学家亲自撰写的,或者是著名人士(扎克伯格,比尔盖茨,等等)或知名媒体(金融时报,经济学家,等等)推荐的,我们都应该留意一下。这样既可以节省搜索的时间,又可以保证搜索的质量。
就拿我自己来说,当下热门的人工智能是个新领域,但我在目前的工作中还用不上它,所以我就采取建立“准”专业知识体系的方法来了解它。我在附录一中列出了在人工智能方面我认为值得一读的“准“专业书籍。其中给我较深印象的是李彦宏的新书《智能革命》。作为目前国内在人工智能领域执牛耳的百度,它的掌门人李彦宏在该领域的“名人效应”不能再强了。书的内容也的确没有让我失望,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作者自己的观点,以及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和社会的未来的思考。
比如,他在书中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深度学习”和“人工神经网络”。只要稍微有些理工知识的同学都能理解。从开阔思维的角度来说,这些“准”专业知识的深度已经足够。如果想要更具体地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那么就要诉诸于前文提到的方法1了(相关书籍在第四部分书单中有提到)。
当开阔的思路与自己的专业想碰撞时,可能会产生很奇妙的“化学反应”,我们通常把它称作“创新”。环视当今世界,我想没有人能比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更了解货币了吧。正是基于他对货币的深入思考,当他了解了互联网这一新事物时(上世纪末),这位货币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宗师就预言了匿名电子货币(见【1】)。十年后(2009年),世界上果真出现了这样的货币(比特币)。我想当年弗老对刚兴起的互联网的了解不会比我们现在的普通人多。所以从他的例子中,我意识到我们在开阔思路时,(1)有时“广度”比“深度”更重要,(2)自己的专业不能丢。
接下来是“多写”。这个“写“包含了两个层次。在第一个阶段(”多读“),我们已经读了许多资料。为了加深理解,我们每读完一份资料或一本书,可以做个读书笔记。这个笔记通常记录的是(1)每个章节的重点和整本书的脉络(2)自己的心得体会(包括与其它资料的联系)。
等到我们积累得多了,思考得多了,一定会产生自己的想法。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把这些都归纳总结在一个专题下(常见的题目如:浅析XXX,或者XXX之我见,等等)。如果能做到这一步,我们才能说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个(准)专业知识体系。而这些笔记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对于巩固自己所学知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为别人讲解,而写作就是一种书面的讲解方式。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会对知识做深层次的思考,加深自己的理解。前几年有本畅销书《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书中的每一章就是一个专题,都是作者平时积累的读书笔记,再加入他个人的思考。读者读了之后,很受启发。所以我们也可以尝试这样的写作。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有时候想法太多,会一时无从下手。而且,思考的速度远快于开口说话的速度,更快于用手书写的速度。我们在“胡思乱想”时,上一秒在想这个念头,等到下一个念头来的时候,前一个念头早已变得模糊不清。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提倡“多想(不写)”,而是着重强调“多写”。写作就好比把奔跑中的猎豹用静态的照片保存下来。猎豹(或念头)跑得很快,不容易拍到。用镜头捕捉猎豹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但是如果这时不按下快门(不写下来),猎豹终究会跑出你的视线,最后落得两手空空。所以,即使刚开始拍得不好(写得不好),可能只拍到猎豹的尾巴,那也没关系。假以时日,总会有收获的。
我个人的写作体会是一有想法就把手头的工作放一放,赶快想办法把它记下来。往往因为想法来得快走得也快,没有办法做完整的记录,所以就抓关键词。通常我的第一版草稿里都是各种关键词。这些关键词随后慢慢地提炼成文章的提纲和中心思想,然后就有了每个大段落的关键句,这样往下写就顺畅了。
总的来说,这个“多读“和”多写“的过程与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异曲同工。只不过,我把它推广到更一般的自我提升上,作为开阔思路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仅限于学术研究。因此,在”多读“上范围更广,而在”多写“上没有写论文要求那么高。
最后,就是要“多实践”。“多写”和“多实践”是思考的一体两面,都能帮助我们加深理解。比如我们学习炒股,一方面我们通过看书学习别人的经验,策略,和各种流派,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等等来建立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我们要入场实际操作(可以先从模拟盘开始)。操作的过程肯定不会一帆风顺,所以最好把这些失败的教训记录下来(与高手交流的心得也是实践的一部分),并且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对照着一起思考。如此反复,经验在不断积累,知识体系也在不断学习中“长大”,两者相辅相成。
最近看到篇文章很有意思(见【2】),用在这里与“多实践”很切题,遂摘录如下:
“人人都该买点比特币,因为只有买了,你才能加入那个世界去看看,哪怕你买个100块钱,至少也能知道钱包怎么下载,买的币是不是真的卖不出去,交易所是不是不给提现,区块打包是个什么鬼,多长时间能被确认,不至于当看到相关信息的时候,满脑子的XX日报。”
参考文献
【1】The rise of Bitcoin was predicted by Nobel Prize winning economist Milton Friedman,http://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5000260/Bitcoin-predicted-Milton-Friedman-18-years-ago.html
【2】蔡垒磊,为什么人人都该买点比特币?,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