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小视频里,我们经常会看到男生精心策划的表白场景:
他在女生宿舍的楼下,把100颗蜡烛围成一个心型,在夜幕下一一把它们点燃,然后从背后拿出一把吉他,弹唱一首:《爱如潮水》(不小心暴露了年龄)。
过程中,不停的有人驻足、围观,路过的小姐姐们有些也用手捂住了嘴,眼角露出一丝丝笑意;有些呢,侧过头娇嗔的责怪身边的男友,当年为什么不给自己来一段如此有仪式感的表白。
然而女主角却迟迟不出场,男生又换了一首温情脉脉的《同桌的你》,歌声如此清脆,围观的人开始拿出手机拍摄,更多的人停留并期待着女生赶紧出现,接受这痴情小儿郎的一片深情。
这时,一个伟岸的背影出现在男生的一旁,粗暴的打断了这场精心设计的表白--保安蜀黍以“防火防盗防诈骗”为由严厉制止了男生的危险行为,勒令立刻熄灭所有火种,否则将通报教务处记过处分。
人群渐渐散去,男生灰溜溜的收拾了残局,败兴而归。
女生从头到尾始终没有出现,是她不在寝室?是男生在侦查工作中出现失误吗?非也非也,三米君想告诉你,女生始终都在,此时此刻,她只是没有做好准备,不愿意立刻从校友转化为女友,谁叫男生的表白来得太快?
说好的“一见钟情”,郎才女貌;说好的认真准备就会有好结果。这些都抵不过“七次法则”。
什么是“七次法则”?在营销界(当然还包括自我营销),一个用户要连续七次接收到你的品牌(包括个人品牌),才能真正了解你,从而逐渐对你产生信任,进而与你产生更深入的链接,比如说付费转化为你的用户。
比如你在一个超市里一共看到四个洗发水品牌,价格彼此相差不到10%,但一个是“海飞丝”,另外三个分别叫“豆罗思”,“卡加斯”,“河走块”,你最终会买哪款?80%的人碰都不会碰后面的那三款。因为它们在用户的心里没有认知,更没有信任,自然也不会转化成为付费用户。
那么,认知和信任是怎么产生的呢?
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混个脸熟”。你是否听过所谓的公交车恋情?男女主人公每天上下班的时间相同,所以经常会在同一班地铁上不期而遇。
女孩子长相甜美,喜欢看书;男孩总是酷酷的插着耳机,不知道是不是在听喜马拉雅,而且还时不时地往女孩子的方向瞄上几眼,女孩子发现男孩在看她后也会迅速收回目光,羞涩一靥。然后,某一天,只要他们因为某个特殊事件搭上了话,走在一起的可能性就会高上许多。
另一种方法在效率会高上很多,那就是刻意制造话题,用女孩子们当下关心的事件引发与她们的互动。
比如对方是大学一年级的新生,正在图书馆看一本毛选概论,作为大二的男孩子,就可以用这本毛选概论的辅导书与女孩子做第一次切入,而借书总是有借有还的,这样前三次的接触就能迅速搞定。之后再形成几次吃饭、电影的约会,就能轻松达到七次,此时再提出“牵手”的请求,成功概率自然不能与开头看似浪漫的表白同日而语。
说完了表白的案例,这和我们的用户运营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事实上,追女孩子,提出“牵手”的邀约,就如同期望我们的用户做出付费购买的动作如出一辙。因此,很多初级的用户运营天真的把宝押在一次接触转化,实际上是相对幼稚的行为。
纵观王者荣耀的皮肤、英雄;小米之家的各种产品;盒马生鲜的海鲜,无一不是身边人或社交网络带你从第一次的认知,通过至少七次左右的接触,最终成功路转粉,有的甚至成为她们的超级用户。
今天听说了“七次法则”,是否让你想起你自己亲身的经历或者身边人曾经有过的某个经验吗?你可以把它们说出来,或许你的经验会对其他小伙伴有很大的启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