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是2017年1月30日,从花莲去垦丁的路上,路过丰滨乡的石梯坪时,我不光眺望了这里的海和不远处的山,还站在停车场里观察了好长时间这里的车牌号。为什么台湾的车牌号差异这么大呢?
台湾的车辆号牌经过多次改制。在未实施精省政策之前,车牌上的“台湾省”字样一直存在。何谓“精省”呢?李登辉执政时,决定废除台湾省“自治地位”,并于1998年通过了将省虚级化(精省)的方案,将省政府改为“行政院”的派出机关,移除省政府原有的地方自治功能。目前,台湾省政府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机构,不具备实施地方自治的能力。
随后,我又问了同行的司机师傅,得到的答案和我在网上看到的大同小异,政治格局的变化在车牌号上也留下了沉重的烙印。只是我注意到了谈起这个和政治有关联的话题,他表现出了些许惆怅,越说到后边反而勾起了他的乡愁,毕竟在他祖籍福建的老家还有亲人。他并不觉得新车牌比老车牌好在了哪里,“都是那帮政客搞的把戏,现在的台湾政治社会比以前更乱了”。
从花莲到台湾岛南端的垦丁,观光线路有两条,山线和海岸线,我们在花莲联系了一家旅行社,随着大巴走了海岸线。早上从花莲出发,要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南,广阔的太平洋就在你身边不远处,海浪咆哮着拍打着沙滩,就是上不了岸。
沿途除了可以看海,还会经过石梯坪、北回归线、三仙台、水往上流和多良火车站等多个景点。遗憾的是,一直在赶路,所以每个地方都只能停留半个小时的样子。
位于花莲县丰滨乡的石梯坪,这里是我们沿着海岸线途中少见的一处美景。旁边的山脉再也没有了在清水断崖时看到的中央山脉那样的神秘诡异了,远远望去,触及眼帘,那样清秀。站在海边的礁石上,心情不由得活跃了起来,让人有想跳跃的感觉。
沿着海岸线公路一直往南走,就会看到位于花莲县境内的北回归线标志碑。北回归线横过台湾的澎湖、嘉义、南投、花莲四县,台湾就在岛的东、西两面各立碑志,西标志碑就是嘉义北回归线标志碑,东标志碑则建在花莲县。在这里,如果按照地里位置去想象,也许前几秒钟你还在亚热带,转眼就进入了热带地区。当你两脚跨开踏在塔底中央的石板时,就是一脚在热带,另一脚则在亚热带。至少在这一刻,你脚踩了地球的两个气候区域,我在想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一条腿很热,另一条腿则是温暖的呢?(应该是在一条腿发高烧的情况下。)
在距离成功镇不远处,有一座小岛,岛上有三座小山丘,相传古时候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曾于岛上休憩,故名三仙台。后来,建了一座八拱桥以连接海岛和沙滩,方便人们去岛上游玩。这里岸边的礁石比去过的其他地方都多,海浪一排排地汹涌而来,拍打在黑褐色的礁石上化作一堆堆白沫又退了回去。它们常年这样向海岸线发起冲击,锲而不舍,又一次次退了回去,人类社会有何尝不是如此?
也许是在没有海的地方呆惯了,我坐在那黑褐色的礁石上,吹着海风看着远处起起伏伏的海面,竟然留恋了起来。不管以前三仙有没有在此休憩过,至少我是来休憩过了。
车子继续沿着海岸线公路向南行驶,远远望去海面像一块蓝色的大宝石,它是那样的深邃,岸边多了许多椰子树,三五棵成一群。偶尔也能看到公路旁的骑行者,或是一群群车队,或是三两个一组。台湾岛常年有人骑山地车或者机车环岛游,随心所欲,想在哪停就在哪停,能领略更多的当地风土人情,绝对会成为人生的一次美好记忆。
在台东县东河乡都兰村的渔桥附近时,我们停了下来,传说这里有一处水往上流的奇观,多年来名声在外,大家都想驻足一看。走近的时候才发现,这原来是一条农田灌溉沟渠,“咋一看,潺潺水流顺着水沟由低处蜿蜒往高处流去,令人啧啧称奇。其实是因为这里两旁的景物因倾斜度大于路面,故而造成水往上流的错觉。”是啊,这世间哪里还真的有水自然往上流的景象,除非上游有巨大的吸引力。
到达多良火车站的时候,天已经渐渐黑了。风很大,还伴着小雨,海水一浪高过一浪,尽情嘶吼着。火车站建在山坡上,我几乎是跑上去的。可能是天气原因吧,这里人并不是很多, 以往站在月台上即可鸟瞰太平洋,这会天色昏暗,风紧浪高,几乎失去了观景的乐趣。这样的气氛,听beyond的《海阔天空》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我对“多良”这个名字很奇怪,它是什么意思呢?原本以为它和此地的原著民族有关联,不想查了之后得出结果竟是:“此地原为原住民打腊打兰社所在地,1937年日本人以日本姓氏更名为多多良。南回铁路设站时,简称为多良。”是啊,日本人在台湾统治地太久了,全台湾不管到哪都能看到日本殖民时期的烙印,不管是衣食住行还是人们做事的习惯。有人说“台湾就是半个日本”,看来这个不无道理。
晚上七点钟的时候,我们到了台湾南部的恒春镇,对这里的第一感受就是风大,走在街上手中的拉杆箱能被风吹着走。在街边随便找了家711便利店,吃了点东西就往预定的民宿赶。夜里,一直能听到窗外风吹着广告牌的响声,民宿主人说是下午的时候才变得天。果然,第二天我们最担心的的事情发生了,上午刚逛完恒春老街,紧接着就风急雨骤,去垦丁海滩的计划泡汤了。
恒春老城不大,保存的很完好,它们矗立在那里像人们诉说着这座小镇的历史。不高的城墙站上去也看不了多远,都被附近高高低低的楼房挡住了视线。街道窄到三四个人并排走就差不多能挡住大半个道路,倒是很文艺清新,难怪许多人来垦丁会玩上一周或者更长时间。说起吃的,我想绿豆馔应该是这里最为特色的美食了,大约没有之一。蒸熟的绿豆去了皮,在红砂糖里煮了,没有任何添加剂,自然美味又养颜。
这里远离繁华的大都市,充满了乡村气息,想必许多人来这里一呆就是几个月半年的,就是为了体验这种小镇生活吧?亦或是为了寻找爱情也不是不可能,毕竟这是个发生故事的地方,要不然《海角七号》的故事怎么会在这里?许多人慕名前往阿嘉的家,想必就是《海角七号》这部电影种下的草。那天起雨的时候,一对骑机车的年轻夫妇来到了阿嘉的家门前,在风雨中他们欢喜地摆各种姿势拍照。我想,那会应该给他们配上《海角七号》这首歌做背景音。
雨越来越大,才转了小半天,我们就只能和这里告别,毕竟这里的交通还是很方便的,每半个小时就有一趟去高雄的班车。我们计划坐高铁去台北,所以只能去高雄乘车。很奇怪的是,高雄的高铁站竟然不是以高雄命名的,而是以一个行政区左营来命名,这让我有些不可思议,不知道别人会怎么想。
那天在风雨中我们离开了恒春古城,往高雄的路上,越往北走雨越小,到高雄的时候这里竟滴雨未下。高雄市转了一圈,我有种回到了宝鸡市的感觉,这两座城市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有河流穿过、都有那么几座最高的大厦,街道也相差不大。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有去博物馆的冲动,也有去书店转一转的想法,再去闹市里看一番这里人的生活,这座城市就算是认识了。当然,吃当地最为特色的美食是必须的。两百多万人的高雄市,建筑还是很紧凑的,走在这里的大街小巷,不会有那种“渺沧海之一粟”的感觉。
在这座城市我总共呆了还不到一天的时间,用三万多步丈量了它的大街小巷。莲花潭的夜色,静的能抚平异乡人的思绪。见识了美丽岛捷运站光之穹顶的美丽,还有那位静静地弹钢琴的大叔,他的琴声和光之穹顶呼应起来,更烘托出了美丽岛捷运站的美丽,让无数人在此驻足。
光之穹顶位于高雄地铁红橘线交会点的『美丽岛站』内,为全世界最大单件玻璃艺术,由国际知名艺术家-水仙大师历时四年半的时间,在地铁地下穿堂层中心圆区的天花板处,借玻璃、彩绘及灯光的特殊组合,制作材料包括高温热融琉璃、传统镶嵌玻璃、手工吹制古典琉璃和威尼斯水晶圆盘,创造直径长达30公尺,面积660平方公尺,包含16根柱子直径50公尺,共有1252面的窗子,共计用了4500片窗面。
我们乘坐的那趟开往台北的高铁出发了,看着车窗外一座座楼房渐渐远去,我知道我们正在离这座城市远去。我竟然对自己说:高雄,我曾经来过。突然又想起了高雄历史博物馆门口那句话:History is like a mirror, reflecting the past for a connection with the future.对我,前天还是一路向南,转眼就成了一路向北,想必是要回到出发地,人生中不知道要经历多少次这样的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