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某段时间,我异常纠结,情绪时常陷入焦虑难以自拔。
可究其原因却连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
在大脑邻近死机之际,我鼓起勇气求助于一位擅长排忧解难的朋友。
他温和而耐心地听完我吞吞吐吐语句不通的诉苦之后,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我当时目瞪口呆地盯着他,内心却如雨过天晴般恍然大悟。
犹记得一个小故事,说是小王准备向好友小李借钱。
出门的时候,小王同志信心满满。
毕竟,小李是他要好的伙伴,他自信小李一定会应允自己的请求。
走到车库,他想起小李今年刚刚娶了媳妇,开销很大。
借钱的信心顿时有点动摇。
但是转念一想,小李上个月升职加薪,借点钱应该没什么。
路上堵车,他突然想到自己升职失败的事。
为什么小李升职而自己却失败了?
他开始觉得这件事情有猫腻。
他想到自己曾经追求过小李的媳妇。
当时她和小李并不认识,如果没有小李,或许此刻佳人入怀的就是他自己。
他开始觉得借钱这事有点悬,他甚至有点生气。
小李曾经在大学的时候投过自己的反对票,曾经骂他是个自私鬼,曾经偷看过他的手机,曾经……
无数有关小李的回忆涌上他的心头。
此时一辆自行车差点撞上了他,他开始认定是小李抢了自己升职的机会,于是他破口大骂,自行车上的家伙吓了一跳,冲他竖了个中指以后逃之夭夭。
现在他被有关小李的负面思绪紧紧包围,越想越不是滋味。
他觉得小李这家伙太不靠谱了,这回一定不会借钱给自己!
还说是什么永远的好兄弟,放屁!
小王气急败坏,立刻拨通了小李的电话。
不等对方开口,他对着电话破口大骂:“什么狗屁兄弟,一点钱都不愿意借给我,我不稀罕了!”
可怜的小李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就像故事里的小王一样,我常常对鸡毛蒜皮的小事耿耿于怀,遇到事情习惯在心中反复回忆预期,在他人毫不知情的状况下做出与现实无关的负面评价,最后不欢而散。
这样的思维模式常常让我处于负面情绪之中,而事实真相往往与我的预期完全不一致。
比如说,由于关系紧张,我一直担心我的小姑会找理由克扣我的工资。
在发工资的前一天,我更是早已预期了无数撕逼的场景,最后终于忍不住打电话一问究竟。
没想到她淡淡地回了一句“我知道了”之后就立刻把钱打到了我的卡上,撕逼的事连个影子也没有。
又比如说,我一直以为我在我妹的眼里是个一无是处又非常神经质的家伙,这常常让我感到内心受挫。
前几天,争执过后,她主动拉起我的手,问我她该怎样说话才能不伤我的心,并说我在她的心中是一个很棒的人。
还有很多比如,在这些比如中,我对他人的预估不仅令自己坐立难安,还或深或浅地伤害他人。
更可怕的是,这些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预估极大地摧毁了我的意志力,把我塑造成习惯性的半途而废之人。
记得大三那年,我极度想要完成我小时候的梦想——成为一个漫画家。
我心血来潮花了很长时间置办了各种高逼格的绘画工具,心潮澎湃地开始作画。
后来,犯病了。
我开始纠结、焦虑,我担心自己永远也画不好,怀疑这件事对我是否有价值,我甚至惶恐地睡不着觉,连早上起床都处于极度的恐慌之中。
这种症状,一直到我放下画笔才开始逐渐恢复。
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病态。
焦虑性的思考习惯已经像毒瘤一样布满我的全身。
如果再不改变,我会毁了自己。
我下定决心改变现状。
我强迫自己勇敢地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想法,立即执行每一个可行的计划,用积极思考代替负面思考,将思虑过度的负面影响扼杀于摇篮。
当然,万事开头难,改变需要过程和方法。
有一个很鸡汤的方法,叫做“活在当下”。
认真地活在当下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生活品质的方式。
为了践行“活在当下”,我尝试认真吃饭。
抛开一切杂念,放慢时间,用唇齿感受食物的软、硬、酸、甜,仔细体会饭菜触碰嘴唇的温度,品尝每一种食物的独特。
尽量用心咀嚼米饭,回味那种甘甜之中镶嵌着的纯朴稻香。
我也尝试认真走路。
一只脚脚踏踏实实地拥抱大地,另一只脚干净利落地迈向前方,体会肌肉的缩放,感受骨骼间的转动交替,同时观察下一处落脚点是否有需要避开的小生命。
我练习在每一件事上全神贯注。
这种练习起效迅速,极大地减少了我在负面情绪中消耗的能量,让我专注并充满活力。
恶性习惯已然根深蒂固,杂念仍不时在阴暗的角落叫嚣主权,伺机出动,多得无法控制。
可在对抗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过多的思虑带给我的只有痛苦。
一切担忧只不过是庸人自扰罢了。
在这里,我无法说出什么结论性的东西,更不敢说出类似“只要照做就会痊愈”之类的鬼话,毕竟我仍是一个“自扰症”的重度患者。
我期待文字前的你,如果有一天,发现了治疗此病的稀有秘方,能够不吝啬地分享给我,让我早日过上幸福的生活。
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