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和朋友聊到孩子的兴趣班,朋友苦恼地和我说,孩子练琴两年,每次都要盯着去练琴,练琴的时候还要在旁边时不时的提醒这里的音弹的不准,那的手指没有站直,想让孩子不练琴了,孩子似乎又不肯。
每天就这样斗智斗勇,心力憔悴,搞得彼此又累又烦,却不见成效。
那天她又因练琴骂了孩子,气得不轻:你现在还小要多学习,以后才能有自己更多的选择……
一阵训斥过后,一直低头不语的孩子突然抬头,泪流满面问她:“妈,你当初为什么把我生下来?我一点也不开心。”
妈妈猛然一惊,哑口无语。
这才发现一路走来,早已不像当初的自己。她说,想当年宝宝还在肚子里的时候,她只有一个愿望:希望孩子能快乐健康,一辈子都开心!
然而多年后的现在,她成了孩子心中“只看学习,严厉苛刻,其他不管”的冷血妈妈,一点也不在乎孩子的感受。
她说,自己离当初做妈妈的心意早已越走越远,却浑然不觉。看着面前泪眼婆娑的孩子,她感到非常歉疚。
其实只要环顾周遭,就会发现,许多父母都这么走着走着,就逐渐远离生养孩子的初心。
一不留神,就变成时下流行的“虎妈”:不在意成长,只在意成绩;不理解孩子,只安排孩子。
虎妈虎爸们很焦虑也很辛苦,认为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孩子的人生会成功。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打心底认为,这才能证明自己做父母很成功。
事实上,一个人真正的“成功”,是忠于内心,而非讨好他人;是活出精彩自我,而非努力赢过他人;更重要的,是有能力幸福开心,而非为了成就而痛苦不已。
所以父母真正的“成功”,是帮助孩子理解自我,拥有幸福力,活出这辈子最精彩的自己。
除了亲子关系,在爱情,婚姻这条路上亦如此。
朋友说:我跟他越来越明显的沟通不了,我说什么他都给我泼冷水,仿佛全世界就他对,我做什么,只要不是跟他一样的全是错的,我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恶心,我怎么看上了这么一个人。
是啊,多少夫妻在5年,10年过后还能说爱着对方,不恶言相向只怕已经是好的了,大多数人会怀疑,我当初是怎么看上ta的?
是啊,又是当初,只怕我们是走着走着忘了自己,忘了如何去爱别人,也忘了如何去爱自己。
不忘初心,才更能找到内在动力,活出精彩自己。
该怎么做才能滋养内心的纯净愉悦,勿忘初心?
1.接纳自我情绪,帮助探索内心。
一个人的各种情绪,都是内心和自我沟通的重要密码。如果我们留意并关注自己的情绪,就能更了解自己,也更有能力不让内心被情绪蒙蔽。
例如,当我们因对方忘了答应自己的事而生气,我们不应该对自己说:“这么点小事你干嘛发脾气?”
而是理解自己:“因为他忘了这件事,所以你生气了?……那现在一起来想想,可以怎么做让自己心情好起来?”
这么一来,我们才能更理解自己内心,也学会为自己心情负责,而不会责怪他人,甚或对世界抱有负面态度。
2、学会独处,身体需要食物,灵魂需要知识。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组素描,是一个喜欢画画男孩给自己女朋友的礼物,画的都是她读书的样子。
这组素描的背景里有很多地方,家、咖啡馆、郊外、海边。有一幅画里,女孩在床边捧着一本书,头发有些凌乱,仿佛清晨她还来不及好好梳洗,就迫不及待地捧起前晚没有读完的书。
看得出来,她一定是爱书如命的人。虽然每幅画的角度不同、背景不同,唯一相同的是她面容舒展、低眉浅笑的样子。读书让人快乐,快乐的人自然好看。
读一本好书,其实不是和作者对话,而是和自己对话。就像周国平说的,读书最快乐的时候是把你本来已经有的,你却不知道的东西唤醒了。那些想不清、看不透的事会在一瞬间顿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读书甚至可以救命,因为它是灵魂的养料。
回想一下你生活中的事,它们是在麻痹或者刺激你的精神,还是能引领你发自内心的愉悦呢?它们是在滋养你的灵魂和心灵,还是在消耗你的能量?
人生路上,是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投入欲望的海洋,一面怨天尤人,一面极力占有更多的欲望。
但是切记:莫忘初衷,看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