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一个只会吃奶的婴儿,成为一个能够独挡一面的成年人,可以说是从小学习学到大。
我们从一张白纸到长成一个复杂的成年人,期间接受的教育以及个人禀赋导致我们所取得的方方面面的成就千差万别。
有的人12岁拿世界街舞冠军,有的人22岁了还手脚不协调,走路爱摔跤。
每个中国家庭都把教育当作头等大事,可惜大部分的家长都不是一个合格的教练。
我认为教会孩子学习任何一项东西,方法论是差不多的,不管学习的是用筷子、穿衣服、骑自行车等等一项项技能,还是勤劳、勇敢、乐观等等品格。
下面我们来聊一下,学习任何一个新技能之前,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有没有兴趣。
兴趣
何为兴趣,兴趣又有什么作用?
首先我不认为兴趣是孩子选择课外爱好的一项靠谱标准,就孩子那么点阅历他能知道什么是好是坏,他只知道我能做好的我就有成就感,所以我有兴趣。我做不好的,我就没有成就感,我就没有兴趣。
我相信这种思维模式是人的天性,因为获得成就感,获得自我认可是每个人的刚需。但是依靠这个标准去做选择真的靠谱吗?
难怪我很少听到说让一个孩子去玩电子游戏还需要他先要有兴趣的。
游戏的一条重要设计理念是:让玩家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收获大量的成就感。
所以我们要明白,孩子不想学,不是没有兴趣,是因为没有成就感。
有多少同学因为不喜欢初中的英语老师,导致到现在还是个英语白痴。
又有多少同学因为喜欢初中的英语老师,然后从此对英语兴趣满满,成为自己的强项。
所以兴趣这个东西,真得不是天生的。
父爱逻辑
那么我们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学习兴趣问题,我们怎么办呢?
我们应该采取“父爱逻辑”。
乔布斯:
消费者不知道我们要什么,我们做出来了,拿给他看,他们就知道他们要什么了。
狮老师:
孩子并不知道他想要什么,我们觉得什么好,就帮他找个好老师。然后自己当一个合格的副教练,帮助孩子快速度过菜鸟阶段。一旦他入门了,就有成就感的反馈了,然后他就知道他想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了。
乔布斯太不尊重我们的需求了!在乔布斯身上,我感知到了一种叫父爱的东西。
他站得高,像山一样那么高,他看到了远方,他知道什么东西好。然后他一转头对我们说:
孩子,把你手中的那个破玩意兒给我丢了,爹告诉你什么是好东西。这个世界在呼唤这种粗暴的态度。
所以家长们,你觉得什么好,就让孩子学什么吧。关键是要做好前期的引导,或者自己陪孩子一块学,不都说以身作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吗?毕竟咱自己不会的东西,去要求别人是会差点底气。
作为教育工作者呢?
我们要帮助孩子快速入门,快速在这项技能里面找到成就感。前期多设计一些游戏化的教学方法,然后辅助一些小的奖励,让孩子得到反馈,可以是物质奖励,也可以是精神奖励。
我曾经用一颗棒棒糖,把一个不愿意进教室学跳舞的小朋友“忽悠”进教室,他学了一年之后直接出去比赛拿了个小冠军,从此不去旅游也要来学街舞,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