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后知后觉的人。当朋友们在微信聊的风生水起的时候,我还在用着QQ,当朋友们在朋友圈各种刷时,我还在玩QQ农场,当面试官问我对智能手机的各种APP有多少了解时,我告诉他:我的诺基亚5320还没坏...
好吧,我终于去换了一部小米2s。
刚刚用这部手机的时候,我出现了各种水土不服,按键呢?按键呢?我开始怀念我的那部勉强可以当板砖用的诺基亚。
我尝试在电脑上寻找微信电脑版,没找到。我花了几天时间去适应我的新手机,从用手指甲点屏幕上的数字到能流畅的玩切西瓜。在这期间,顺带把微信给下了。并将手机联系人一一发送了好友申请。做完后我对微信有一种鸡肋的感觉,跟QQ有什么区别?
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个不同于QQ的地方,朋友圈。这是一个充满神奇的地方,有鸡汤,有毒药,有诗和远方,偶尔还能看到一些苟且。朋友圈就像是一个印象墙,大家都在选择性的让别人认识自己,然后让大家对你贴上你所要的标签。虽然有些时候会有反效果,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有个朋友小A将自己的朋友圈打造成一个鸡汤馆,总会时不时地转发一些很励志,但是很不实际的东西。或者写上一两句很华丽,很走心的句子,再配上一张光线柔和,画风唯美的相片,图片。一个很文艺范的形象就打造出来了。当另一个朋友小B在说起他时,评价就一个字,作。
小B说他觉得小A很装X。明明每天为生活弄得焦头烂额,却在那里装文艺。明明高中还没毕业,却让人感觉是思想深邃的哲学家一般。太假,有点恶心。然后小B说,他的朋友圈从不写这种似是而非的东西,也从来不转那些貌似励志,实则狗屎一般的鸡汤。
是的,小B视鸡汤文化为狗屎。小B的看法我相信很多人都感同身受,有时间在这里说这些有的没的,还不如去干点实事。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的哈姆雷特。看法无分对错,可是大家都习惯用自己的思维去衡量别人的做法,或者说认为只有自己符合自己思维套路的东西才是好的。
小A的朋友圈,我路过时我会默默的点个赞,偶尔还会留个言。也许,我点了一个赞之后,能让他今天的心情更加好一点。生活已经如此苟且,还不能让别人意淫一下诗和远方吗?一个看起来再酷再孤独的人,他要是发了一条朋友圈应该也是希望有人能注意到他吧。
还有一个朋友小C,做微商卖鞋子。生意做的怎样我不清楚,我在他那里买过一双鞋子。性价比还行,我就转发到我的朋友圈了,有几个玩的比较好的朋友,就在我那留言,各种吐槽,有的说我再发广告就屏蔽我的信息。有的说已将我拉入黑名单,各种神回复是看的我脑洞大开。
很多人都对朋友圈里面的各种广告,表现出厌恶的表情。我以前也会小小的吐槽一下,听到别人说朋友圈的广告好讨厌,我也跟着话尾附和一句烦死了。我后来有一天闲着无聊就在那里瞎想,那些微商为什么要做微商?因为要赚钱。为什么赚钱?为了生活。那些微商是谁?我的朋友,虽然有些并不是很熟。朋友圈的广告真的会对我造成很大的困扰,浪费我很多流量吗?还行......我就像头脑风暴一般不停地自问自答。
我是烦朋友圈的广告,不过这种烦多少有点受大环境的影响。我不希望我的朋友圈出现广告。但你是我朋友,我同意你将广告卖到我的朋友圈,即使我暂时并不需要。我不会将你拉黑,不会屏蔽你的信息。要是你有东西是我需要的,我会很乐意在你那求购,我不需要你为我打折,难道我在陌生人花钱如流水,我会怪你不给我折扣吗?我会在你的广告下面给你点个赞。让你知道,我不介意你的广告发到我的朋友圈。
很喜欢林徽因自传的书名,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对于待在朋友圈的朋友,要是我在朋友圈里面对你的回应能让你小小的开心一下,让你知道虽然我们各处天涯,但我还是在关注你,我的心里还为里保留着一处小小的地方,那么我想告诉你:你若开心,我便点赞。时光虽然无言,友谊的小船依然随着岁月在朋友圈里静静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