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前)
二
午饭后,大家来到黄果树景区。因为工作的需要,我曾无数次的到过这里,然而这时的我,仍同以往一样被久别重逢的情愫驱使,以极大的兴趣带着孩子拾级而下,投入大瀑布的怀抱。
我们到了大瀑布正面的脚下,八十一米宽,七十四米高的大瀑布近在眼前。
由于正值丰水期,白花花的狂涛从撕开了一个巨大口子的天幕上滂沱而下,气势恢宏,大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之感。瀑布冲击瀑底犀牛潭扬起的水滴和水雾冲天而起,又纷纷下落,四周下着终日不断的瀑雨。游人要靠雨衣伞具遮挡方可安然。而从潭底冲起来的阵阵气浪鼓着雨点一阵紧似一阵,叫人体验了一场风雨交加的太阳雨。如果再晚一两个时辰,在这个景点还可看到午后阳光斜射形成的彩虹。沿着大瀑布左侧的小路行走,你会看到类似峨眉山金顶佛光那样的七彩光环罩着雨雾中的游人如影随形,奇妙极了。
人在路上走,就像踏着祥云的大仙飘然下界。可惜时间过早,留下的只是未成圣仙的遗憾,我牵着儿子冒着“太阳雨”顺着陡斜的湿滑小径向瀑布后面的水帘洞走去。
水帘洞在大瀑布中腰部的后面穿过,向人们提供了一个在瀑布内观瀑的绝好位置,也是黄果树瀑布有别于世界其他大瀑布的最佳奇观。1985年,中央电视台就是在这里摄下了电视剧《西游记》花果山水帘洞一场戏的外景。
进到洞内,虽然光线很暗却有大大小小的洞窗可以透进光亮。洞窗外面就是奔流直下的大瀑布。人们不但从洞窗向外面看瀑布,还可以将手伸出洞窗摸瀑布。雷鸣般的轰响在洞内震动,水花瓢泼似地打进洞来,瀑水在在洞里流淌。从洞窗向外看瀑布,视角不宽,只觉得汹涌的瀑水势不可挡地从头顶上猛地向下砸去,大有蛟龙吐水,一泻千里之势。一处较为宽敞的洞窗正好是瀑布的中部。瀑布的水流划着弧线急速下落,洞窗恰好在弧形的水帘内。我们站在洞窗下,头顶瀑布溅进来的水花,目视哗哗倾泻的水帘,找寻孙猴子第一次跃进水帘洞的那种身临仙境的感觉,新奇无比。
在水帘洞的后段,有一个洞窗设有“摸瀑台”。人们可以走到洞外观景拭瀑。为了锻炼儿子,我硬拉着他迎着飞溅的水花往外走。“哇——”孩子看到洞外的景致高兴得喊叫起来。这里已是大瀑布的边缘,水势较小,低头就看到犀牛潭在落差几十米瀑岩的脚下。潭水被瀑布击起的波涛上下翻滚,揉进了金色阳光的水气冉冉升腾。我们立在洞窗口,像是腾云驾雾一般,身体也仿佛飘然起来。
走出水帘洞,大家从头到脚都湿透了,脸上却挂着笑容。我问儿子为啥高兴?他说:“淋湿我们的是黄果树的水呀!”是的,有了这样一次置身世界奇观而又有惊无险,趣味无穷的经历,能不高兴吗!
“爸,哪里有长黄果的树子?”
儿子好奇的问起了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告诉他,现在的黄果树瀑布有个别名叫“黄桷树瀑布”。很早的时候,这地方生长着许多结开白色小花的树木。这种花幽香无比,叫黄桷兰,又叫白兰花。江南一带的夏天,常有人将花儿穿了线在街头叫卖。人们买来挂在衣襟上以避暑汗味。由于瀑布一带地势低洼潮热,黄桷兰在此处长得很好,于是人们就把瀑布称为黄桷树瀑布。因为贵州地方话音“桷”与“果”不分,都念作guo(上声,高窝切),“黄桷树”就被误叫成“黄果树”。时间长了,以讹传讹,黄果树瀑布的名称就约定俗成地沿传下来。至于生长黄果(柑橘)的树,这地方至今还未见引进,而结开黄桷兰的树在这附近的山沟里还有不少。
此外,我好告诉儿子,大瀑布对面的岩顶有一座凉亭,亭子的楹柱上有清代进士贵州名人印江严寅亮撰拟并书写的对联: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机织天生成。上联把飞花溅玉般的瀑布水比作不需弹弓弹制的棉花,多贴切啊。下联又联想到天边像织锦一般的红霞,也是自然天成,又多么有画面感。一百多年来,这副楹联成了赞美黄果树瀑布的绝对,没有谁能居其右了。
黄果树瀑布,是我们贵州美丽的自然风光,是我们贵州的骄傲!我们要爱护她,宣传她,让她更加壮美。
(载于《贵阳税务》1994年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