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短信过渡到QQ,再到微信时代,当某一个聊天工具变成主流的时候,必然存在着一种相同的使命,那就是每个人发出去的消息都是希望得到对方回应的,哪怕只是只言片语。
三月份的某个下午,手机“叮”的一声,打开后是个陌生人添加好友的提示,以往遇到这种事,只是忽略不计,放下手机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恰巧那天因为一些生活中的事情让内心钻进死胡同,不肯出来,于是慢慢的开始闲聊起来,也算是给烦躁的现实生活,暂时逃离的机会。
后来聊的久了,他说:“你一定不忙,不然不可能每次的消息都能做到秒回。”我说:“不是我不忙,是我不习惯让人等,因为我也不喜欢等别人的消息,看见了不回,总感觉有件事情还没有完成。”他答:“我也是……”
我们的聊天一直很愉快,这是一种舒服的聊天方式,即使现在已经不再闲聊,但却由此记住了这个懂礼貌且细心的男孩子。
另一个朋友和这个男孩子完全相反,认识多年,偶尔会找我聊天,但每次第一句话说完,我秒回,他的第二句话可能就在几小时或第二天或几天以后,我再秒回,他依然像孩子躲猫猫一样又继续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并且从来不会解释诸如:我前几个小时有些事情、我昨天很忙,没来的及回复的话语。
我自认为不是个很矫情的人,但说实话,我讨厌这种聊天方式,因为实在是不太清楚这个朋友的心理,是觉得这样有意思,还是因为不够自信,想来试试自己在朋友心目中是否依然地位良好。可我只想说,如果你只是想看看自己在朋友心中的地位,也许你想多了,作为朋友回复消息和正常见面聊天一样,你说一句,作为朋友的我同样会回复你一句,因为这是正常的聊天,你主动找我聊天,最后又惜字如金,我并不觉得你很酷。
和一个女性朋友聊天,说起哪种聊天方式最让人讨厌,她深有同感并和我讲了她的故事,那个时候,她和他是已牵手的恋人,见面的时候男孩子很热情,不见面的时候,他找她聊天,她基本秒回,可男孩子前一句说完,后一句也同样不知道在哪,她想也许是他在忙,但时间久了,也终于有了些意见,她问:“你上班时间忙,不回消息,我可以理解,可你能不能告诉我一下你在忙,不要说完一句,人就没影了,现在是你休息的时间,为什么还要几个小时才回我一句?”又是一个漫长的等待后,他答:“没意识到这个问题啊”之后便又是悄无声息。她终于忍不住:“你以为你是谁?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吗,不好意思,姐姐不伺候了!”这下他马上发过来一串串文字:“哎呀,怎么了”、“生气了啊”、“不要那么小气嘛”、“我错了还不行吗……”
女孩说:“你看多有意思,我想和他好好聊天的时候,他赏我几个字,我不想理他了,他又开始没完没了。”
结局当然是两个人走到了终点,我不知道男孩怎么想,在我看来,不管是朋友或是恋人,如果你真的想用心经营这段感情,你很忙,你可以选择不开起聊天模式,或者你可以说你有其他事情处理,来暂时结束这段聊天,可你选择开始聊天模式,又在别人回应你的时候,突然玩消失,最后还要装作无辜的模样来说并没发现这是什么问题,或者说你一天都没看手机,这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我秒回你,也许只是我的习惯,只是因为我认为你是我的朋友,只是觉得不回复不礼貌而已。而你的内心戏千万不要太多!
对于每个人的消息,的确是这样,不管熟悉的、不熟悉的、只要有消息通知,如果恰好看见了,那一定是秒回的,(除非明确推销者做的群发消息不会回复)不为别的,只因我确实觉得这本身是个礼貌性的问题。
现在这个网络时代,手机似乎已经成了必须品,知乎上就曾有人提出过一个问题问经常玩手机的人每天要看多少次手机,回答者很多,其中有一个更是搬出了一家美国互联网做的调查,最后结论是平均每人每天点击手机2617次,手机屏幕点亮的时间累计为145次……
先不说这些调查是否真实,只看身边的人,就已经很清楚的知道每个人每天看手机的大概状态了,所以如果我问你怎么没回复我的消息,你说手机调了静音,这个可以理解,可你要说一个年轻人,一整天没看一眼手机,你要叫我怎么信服呢?
前几天看李尚龙的文章,在朋友问题上,他说:
“我是一个喜欢将心比心的人,交朋友不管别人的背景是什么,不管别人家里有多少钱,只有一个衡量标准,就是你对人是不是真心。因为自己交朋友从来用心。”
这句话其实也是我想说的,用心交朋友、用心和一个不同为谋的“朋友”分别,这并不是什么难事,如果一个朋友本身就对你可有可无,并不在心上,那么又何必浪费你的时间去社交呢?
身边有几个常联系的朋友,每次有事情想聊的时候,都知道我只要看见必定是那个肯秒回的人,所以经常是她们说了几句话过来,见我没回复,可能又继续发来几句,等我看到那一串串的文字后,话题就这么很愉快的展开了。
友情或爱情,在可以的情况下,请用心经营,“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式的友谊或者爱情,没有人可以长久忍受,即使现在的友谊已如同快餐般容易,我依然希望你好好珍惜!我不期待你我如同伯牙与子期的友谊,但请你把不准备放在心里的朋友,用心放弃。毕竟秒回,也许只是我的习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