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叔家搬走后,住进来一家卖包子的,在马路边开了个包子铺,他家的小笼包味道特别好,肥瘦得宜,鲜美多汁,我直到现在都能记得那个味道!虽然小时候家里清贫,父亲也会经常在冬天有浓雾的早晨,带着我们去包子铺吃包子,叫上两笼包子,每人一碗稀饭或是咸麻胡汤,在萦绕着蒸汽的包子铺里,吃得暖暖的,饱饱的,然后去上学,这在当时也是让我甚觉幸福的一件事!
卖包子的家里有三个儿子,长相不同,性格各异,老大是一个退伍军人,长得高大倾长,不擅言谈,(现在想来,大概是不想搭理我们这些小屁孩吧!)喜欢摆弄一些猎枪或者鱼竿,穿着一双长筒军靴,他大概是对自家生意不太上心,经常背着一背包的装备,要么带着小马扎去河边钓鱼,要么就去树林打猎去了。
老二是个孝顺的乖乖男,长得一副憨厚和善的面孔。家里,店里都很勤快,也是最喜欢搭理我们这些小孩子的。每每中午忙过以后,下午往往是休息时间,特别是寒暑假的下午我们有时候会去扰了他的清梦,缠着他跟我们玩,至于玩什么就都忘记了,只记得寒暑假作业不会的,就缠着他让他帮我们做。
老三是个胖子,特别胖,因为是最小的儿子,所以父母总是会偏爱他一些,可谓是人小事少吃的多,就这么在胖子的路上越行越远。他也是不屑跟我们这些小孩子玩的。
后来,我们那片拆迁了,包子铺也搬到不知哪里去了,只是会经常怀念起那包子的味道,大人们经常说:怕是放了什么大烟的种子,吃了一次就上瘾了,把我们的小魂都勾走了!
除此之外,院子里也来过一家回族人,在附近开了个饭店;来过因躲避计划生育,靠卖菜为生的外乡人;来过一个裁缝,屋子里摆了一架缝纫机,我还经常借来做沙包用……记忆中的老院子,每天都会热热闹闹,每家有每家的幸福快乐,每家也有每家的不如意。有句老话叫“远亲不如近邻”,有时候这些房客有什么困难,能做到体谅帮助;我们家人有个什么事情,大家也都鼎力相助。直到现在,这些人情味还继续着——那是在大城市的高楼大厦里,体验不到的一种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