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这句中的“庭除”就是庭院,“内外”就是庭堂内外的意思。这句话简单来说就是每天早上,天刚刚开始亮了,随即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院内外,然后扫地。灰尘被洒湿就不到处飞,打扫就方便,一定使庭堂内外都要整洁。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这句话读起来似乎单一,教导人们早上做的第一件事不外乎就是认真的打扫室内外的卫生。其实不然,字里行间有非常深刻的道理,不该草草了事,该句话是整篇《治家格言》的纲。
细细推敲不仅是《治家格言》这一篇文章的起点,其实 也是人生文明发展的轨迹!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这一句话应从三个方面理解:
第一,理解“黎明即起”。
“黎明即起”也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就事论事上讲,只是提示人们早起。
二是从生理上讲,早起有利于健康。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天的时间如同一年四季一样,有春夏秋冬之分。
春天(即:早晨三点到九点,)春天(早上)要起来,万物都在春天生发。人们一定要在一天的春天起床,不可以超过九点钟起床,如果超过九点钟起床,那这个人一整天的气色都不好。
夏天(即:九点至下午三点),这段时间是人的精力旺盛时间段,用来工作最好。
秋天(即:下午三点到晚上九点,)秋天慢慢要收,下班了就要开始关锁门户休息。
冬天(即:九点到第二天早上三点)这个时段一定要睡觉。
这样作息是最符合天道,最养人的阳气。人生命在于他的阳气,阳气尽了,人的生命就结束了。
一个人的作息时间,若是规律,过了花甲,他的面容格外圆活,有生气,容光焕发。
黎明起床后,把门窗打开,让外面清晨之气充入房间,深深吸一口气整个人精神提起,爽快之及,此时室内浊气被替换,利于预防疾病。
《弟子规》里面也说“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就是讲这个道理。
三是从家政的角度来讲,早起更有好处。该起来的时候不起来,就是败家之凶德。因为晚起是代表懒惰,懒惰使人容易放逸、容易骄慢,恭敬之心就容易丧失,所以惭惭就开始败家。
邻居哥俩的具体情况特别能证明“黎明即起”家政 的道理。大哥从小就跟父母按自然规律作息,小弟受父母之宠,没有按时作息。
两人成家之后,各为其主,并且在一道庄院居住。二十五年之后,大哥家有农用车、摩托车、自行车。五谷满仓,牛满圈羊成群。庭院整洁。三个孩子都是博士。小弟家门口只圈养四只羊,一家四口人还算公平每个人刚好得一只羊,粮仓减半。两个儿子还没有成家,父子依然没有醒悟,照样不按自然规律作息,事业无成就,面黄肌瘦,人无精神。
所以一个家庭是兴旺,还是衰败,看他家人是否早起,毫无二致是正确的。
治家以早起为根本,这个根本说明了个“勤”字,这个“勤”字能治家。勤字的含义从字面讲:是指勤劳、做事尽力,不偷懒。还有经常、频繁的意思。从引申义讲:第一就是早起,第二做事有恒心。
所以,从事上讲早起,对自身、对家庭,都有很大的好处。
从心理上来讲,早起是代表自强不息的心,人能够自强不息,他自然就能够勤奋。《易经》里也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应该按自然规律作息,日月星辰,周而复始从不间断持之有恒,自强不息。所以人学了这种精神,事业都能够成就。
第二,“洒扫庭除”,这是讲劳动,打扫卫生。劳动是锻炼我们勤劳的这种精神,学业也好,事业也好,能够勤劳就能够成就。如果懈怠、懒散,就一定荒废学业和事业。古人说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即使笨一点,不要紧,都能够成就。
自小从打扫卫生、劳动来练成勤劳的习惯,是很重要的。勤劳的习惯练成之后,无论用于学业、事业,都会有所成就。所以《治家格言》一开始就把这些最重要的做人的道理,以简单的形式传出来。
从心态上讲,打扫卫生以表达人的诚敬心。对家庭要有诚敬,有一分诚敬就能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能得十分利益,所以打扫卫生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细心,能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这是教导人们恭敬。这种恭敬心从劳动中学习,对人、对事、对物都恭敬。《礼记》中也说“曲礼曰,毋不敬”,没有一样不恭敬,统统都要恭敬。
恭敬心是从很细致打扫卫生开始练就。就扫地,不是说拿起扫把就扫,而是先洒一点水,然后把灰尘固定下来,扫那些灰尘就不会乱飞。从这样细致的事情,可以看出,做事就要多么谨慎、多么细致,这种细心才是恭敬。
第三层意思“要内外整洁”,就是说家内、家外一定要整洁,《弟子规》里也讲“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教导人们内外整洁。
人的居家能够整洁,心比较容易静下来,如果家里面都乱七八糟,人心一定很乱,环境是反映人的内心。所以家什一定摆得整整齐齐,窗户一定要明净,房屋的大小另当别论,但是应有的东西应该有它放置的地方。
人能够锻炼出整洁的好习惯, 在整整齐齐的环境中工作都会有条有理,不会乱而无章,自然按部就班,一定能够容易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心态上讲,“要内外整洁”中的“内”是指人的心,“外”是指人所处的环境,心境一如,人的心整洁,外界的环境自然就能够整洁,正所谓心净则一切净。环境是人心的一个投影,所以有什么心就会有什么环境。
整洁的心是:第一要善良、要忠厚、要清净。简单的说就是善心、是清净心。人感召的环境才是善的环境,是清净的环境。有如此之因,必有如此之果,人心是因,环境是果,如影随形的体现。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意思是:祸和福不是说有天神、上帝故意降祸、降福,是自己招来的,是善恶招来的,为善就得福,为恶就得祸。跟随善来的就是福,福跟着善,祸跟着恶,如影随形,如同一个影子与身体,身体走到哪里,影子自然到哪里。
所以大家希望自己周围的环境好,环境包括人事环境和物质环境,要环境好,首先大家的心要好,自我担当的心就出来了,做君子、做圣贤,无他。谁能够发出这个大心量,担当面临的责任,谁就能够有资格去做君子、做圣人。
所以内外是一,不是二,有这样的心自然有这样的环境,想环境好,一定要心先好,心一转好了,环境就会美好。
然而环境保护,首先要保护人的内心,内整洁了,外就整洁了,要内外整洁。真正明白这个道理,每个人都要转自己的心,断恶修善,净化内心。能够这样做的人多了,自然环境就能够得到改造。
大家说构建和谐的家庭、社会乃至世界,是靠每个人去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