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表达后,她失去了写作的热情
我关注的一个女性公众大号关闭了,曾经很火的运营者发文说,过度表达后,她已经失去了表达的热情,她实在不想写了。
她坦言那些违心的文字让她太累了。一个写作者,突然不想写了,怎么说都不是件开心的事,但我却挺为她开心的,并非幸灾乐祸,自认为不是那种人。只是觉得她做出了一个明智的选择,从此可以做自己了,我钦佩她的格局和勇气。
关注前期,她的文章我还蛮喜欢,有种遇见同类的欢喜。慢慢的,她的文风变了,和大部分公众号一样,一样的头条,一样的热点爆文。那些推文和广告,让我有种情感被剥削的感觉。当然我不否认那些文章写得很好,只是个人不感兴趣。
我理解她为了生存所做的改变,这是个被资本和流量支配的时代,以文字为生难免身不由己,不能写自己喜欢的风格,很难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那种违心又过度的输出,如果没有强大的心理承受力,身心皆被掏空的感觉早晚会出现。
写字初的两年,偶尔在文学网发表拙作。那时的我伤春悲秋,动不动就来上一段自己不知所云别人也读不懂的词藻堆砌的文字,虽然总觉得不太舒服,但大家说好,我也以为真的还好。
后来,读的书多了,写的也多了,才发现那些文字有自欺欺人的嫌疑。我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我为什么而写,为赚钱?为关注?为点赞?都不是我的初心。反正那时的我的确在迎合,在讨好,刻意或无意地迎合和讨好。
有那么一天,那些落在云端的文字被我毫不犹豫地删掉了,因为厌倦。心也渐渐明朗了起来。有些道理,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就是没有了我们。
电影《后来的我们》中的这句台词,听起来有些扎心。随着时间的推进,我们到底拥有了什么,又到底失去了什么?
人生不是戏,试图用特技、声效,后期制作来修饰人生,遮掩真实,会让我们对真实的生活无感,最终假戏真做。
我承认我就是一介平民,那些宏大的命题和我不搭,也不关注什么明星什么热点,我只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和精神状态,我只在意身边人的杂七杂八,以及我个人的真实情绪。
吃饭睡觉,工作休息,读书写文。不是有多忙,也没有多闲,每天做着有用无用的事,尽力留下生活里或深或浅认真活过的痕迹,这就是属于我的日子。
我清楚我是谁,我自己活得并不怎么样。不是妄自菲薄,只想更看清自己,我的阅历有限,我的精神贫瘠,我做不到掷地有声,我影响不了别人,也无意改变别人。
所以我只能努力做好自己,做自己能做的事,说自己相信的话,写自己愿意写的文章,跟舒服的的人在一起。
生活有很多拨不开的云雾和情绪,迷茫和焦虑,是做为普通人的丧。我写,还为疗愈。
我告诉自己让笔下多些宽容和美好,但我的生活免不了困惑、烦恼和愤怒,是文字在帮我,帮我梳理内心,帮我内看自己。烦恼和纠结依旧会来,但对我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小。
通过对生活碎片的整理,我看到人生的意义。书写,让我懂得将心比心,让我看到生活本来的样子,让我拓展了生命的宽度和包容度。
我知道生活中的各种状况不会停歇,它们时不时就会出现在我的日子里,我需要疗愈的还很多,但不怕,文字让我有了对抗的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