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相处的时候,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苦口婆心,提醒孩子“不可以做!”“要当心”类似的话,可是孩子经常是当耳旁风,我行我素。如果碰上青春期的孩子,甚至可能你话还没说完,孩子已经把门关上了。
这段时间,我带着群里的妈妈在训练倾听能力。每次妈妈们会发现,自己面对孩子的时候,看不明白孩子,而自己对孩子说出来的话,孩子也没有明确的反应,为此很苦恼。
比如有个孩子开学前没有完成作业,妈妈问孩子:“为什么没有完成作业3?明天就要开学了,要交的作业,你准备怎么办?”孩子全程咕噜噜转动眼珠,就是不说话。
当我提醒妈妈跳出来重新读读这段话的时候,妈妈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当时非常烦躁,生气,她受不了孩子的沉默,面对孩子的时候,就是忍不住跳出来不断说话,提醒孩子。而这是她和孩子常有的相处模式。
我又提醒她,孩子的反应又在表达什么?她瞬间明白了孩子表情背后原来还有话。经过连续几天的书写,她开始能感受到自己面对孩子说话的情绪,也能听出孩子表情,语言背后的“言外之意”了。
第二位妈妈在开学没几天和孩子聊天,孩子说回家做完作业,墨迹一会儿就想睡觉,妈妈问孩子,没什么不能把墨迹的时间用来读书,孩子就大吼大叫让妈妈闭嘴。妈妈都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
我建议妈妈顺着这个事可以再和孩子沟通一下,着重关注孩子内在的想法,结果她第二天继续和孩子交流,发现孩子内在真正的想法是不想听妈妈讲丧气话,想让妈妈鼓励一下自己。
昨天我就转门给一位妈妈做了一个一对一的对话交流个案。结果做完以后,她说:
“不知道为什么,之前一直觉得我都无欲无求了,心态也很平和。但今天一句句深入剖析,其实隐含在语言中还有很多内在情绪,隐形的情绪比直白的可能更糟糕,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认识自己。”
由此可见,妈妈学会自我倾听,实在是亲子交流中非常重要的能力。愿我们每一位妈妈,都拥有倾听的能力,和孩子能够和谐沟通。
而要倾听孩子,其实首先第一步是需要先倾听自己。当我们想要对孩子说什么话的时候,先感受一下,我当下是什么情绪?是否合适和孩子沟通?我该怎么说,孩子才会愿意接受我的意见?
尤其是在情绪波动比较大的时候,妈妈们如果能够先停下来,问问自己,而不是一味跟着情绪横冲直撞,会减少很多矛盾冲突。
至于如何倾听孩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家庭教育与语文素养|妈妈,你可知道,耐心的倾听,对于孩子到底意味着什么? 来了解从哪几个当面面去倾听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