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再好,不见得就适合同行
当然,我说的也许不对
结伴旅行这件事,实在太考验人性了。
两个人始终待在一起,一起吃饭一起住一起游山玩水逛街拍照,所有的缺点一一暴露,所有的矛盾冲突都没有缓和余地,虽然本意多半是为了增进感情,但也可能会成为最后一次同行。
以前有学生和大森戏称“放个国庆小长假,又该有一堆人分手了”,大森还挺不解。学生继续解释说:因为国庆节会一起出去玩,出去玩就要吵架,吵完了就分手了呗。
距离产生美,想想有时候还真是这个道理,大森以最近事多身体不适等理由婉拒同游的时候,真正想说的经常是:
“为了继续当朋友,我们还是别一起出去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不喜欢和爸妈一起出行,反正大森有一个朋友就特别抗拒这件事情。
他父亲是那种连路边树上的蜗牛都要停下来端详一番的人,浑身上下自带漫无目的气质,制定好的行程计划仿佛摆设;而母上全程风风火火,像是为了完成目的一样赶路,抱怨着“我们半个小时前就该到了”。夹在他们俩中间,只好不断回头喊“爸,别看了,走快点”,再冲前方喊“妈,走慢点,我爸又不见了。”
一个人旅行固然惬意,想去哪里想吃什么想呆多久全都可以自行决定,不用相互妥协错过自己想要的,更不用带着满腹牢骚指责对方。但有人陪伴则是另一种乐趣,美景有人同观,美食有人共享,连路上听到一首喜欢的歌也能相互推荐。
大森最近一次出行,就遇上了一位非常棒的旅伴。
同路第一看的是兴趣爱好,“道不同不相为谋”,你想泡咖啡馆他想购物,你想爬山看日出他想一觉睡到中午,和这样的人出去玩,分开走似乎不太好意思,一起走又勉强。除了少数那些真的跟度蜜月一样“只要和你在一起,天涯海角我都愿意的”个案,出来玩一趟也不容易,表面说着“没关系我无所谓的,陪你吧”,心里又对自己向往之地念念不忘,却也无趣。
觉得自己为了体贴别人而牺牲很感人?人家还真不一定领这个情呢。有些人是决计不肯做决定的,就怕万一说了去哪里玩,去哪里吃,最后没玩好没吃好就全怪在自己头上。要是觉得为难,就别扎堆了,自己一个人爱去哪儿去哪儿不也洒脱?
所以在大森看来,旅途中最好的陪伴,是张爱玲所说的那样:
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好说,唯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早起各自洗漱了,出门前问一句“你打算去哪里”,若是对相同的目的地都有兴趣,对自己的行程做些改变也不打紧,若是兴趣实在凑不到一起,便分道扬镳,晚上回来各自交流所见所感也不失为一桩妙事。
“不约而同”这四个字,轻描淡写,实则难能可贵。
结伴出去玩还特别考验责任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小团队里,总会有人忙着订车票订酒店,有人一门心思查景点攻略,有人心心念念考虑着去哪里吃喝,还有特别负责的人提醒着收拾行李要带些什么,创可贴驱蚊水洗手液大包纸巾一个不落。
而有些人负责赞美:“没有你们我可怎么办啊。”
但若是两个人都不靠谱,总会让行程变得一团糟,到了景区才发现今天不开放,下雨时谁也没带伞,到了才发现定的酒店距离景点交通不便……没办法,这样的人凑到一起也只好自求多福了。
万一出现什么非预期的状况,最重要的是别指责对方。大森出门在外最讨厌碰到的就是那种什么也不做偏偏还要指责你考虑不周的人,碰到事情第一反应不是如何一同解决当下遇到的难题,而是忙着推卸责任教训别人。他们最常用的句式有这么几种:
“早就和你说……”
“早知道你……还不如我自己来!”
“都怪你,要不是你……”
除此之外还要有正确的节奏。出门磨磨蹭蹭,没有时间概念的人和一个总是提前到又急性子的在一块儿也很容易发生摩擦。
有一次大森和朋友约了五点半吃晚饭,却不知道怎么记成了六点半,五点二十因为什么事翻了一下聊天记录,立马就慌了,赶紧跟他道歉说过去要半个小时,让他喝杯饮料等我一会儿。
朋友发来一串省略号,说:没事,我还在家看剧呢…
不过,要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或是有陌生人在的场合,大森是决计不愿迟到的。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无论是每一次小小的出行,还是在漫漫人生旅途之中,亲密而疏远,能够相互陪伴却又不至于束缚自由,不至于彼此厌烦的关系或许都带着理想化的标签,太难求又太可贵。
可每个人生来本是自由的,何必让自己坠落到无人在身旁便那里也去不成的地步?
明知不合适,明明已经步履维艰,念着旧情偏要在一起,就算勉强走下去,也走不了太远,到不了自己原本盼望的地方。
《马太福音》里说:这门是窄的,那路是长的。我说的也许不对,可有时候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太远,并肩走不过去了,不如适可而止。放得下,一直比拿得起要难以做到,但你要相信,前方还会遇到新的旅伴,没有谁会永远被陪伴,也没有谁会永远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