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时觉得宗教很神秘,总是喜欢看宗教里面的故事,每个都那么传神。长大后来转而对宗教略微惧怕和厌恶,因为从新闻电视周边了解到了很多宗教的丑闻,极端的事件,宗教如影随行的负面标签。不过随着年龄增加阅读量的增加,现在又有了点的新想法。不是单纯是喜欢或不喜欢,而是看待事物的另一种角度。不同角度的观察,似乎万事万物都有它的一般规律。
这个角度源自我的职业‘产品经理’,作为产品经理,就是要挖掘用户需求,做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然后不断改进产品,让产品有更多的用户,有强大的生命力。作为互联网产品经理,开始只是把想法局限在手机应用上,但后来慢慢发现,所有事物的出现都是如此,满足需求的继续存在,不满足的逐渐消亡。偶然间细想,没有厂家、没有实物的宗教,似乎也是如此。
那么我们从假设开始,如果宗教也是产品的一种,那么宗教也定然符合所有产品所具备的一般特性。
首先,有需求地方就有产品的出现。宗教的出现满足了人的精神需求。
生而为人,我们总是充满了痛苦和疑惑,宗教就这样开启的俯视的视角,给了人生一切疑问的答案。缓解人们困惑的焦虑。例如人天生恐惧的死亡,什么是死亡,人死后发生了什么?宗教给了终极并且让人心安的解释。
以佛教为代表的宗教认为死亡是轮回。有如四季运转、昼夜交替,周而复始。所以在佛教中今世发生的事都是前世行为的“果”;而今世的行为又会成为后世发生事情的“因”,如此轮回往复,而灵魂就在无穷无尽的轮回中不灭。
以基督教为代表的宗教认为失望是肉体的尘归尘土归土,死亡之后就此消亡;而灵魂则是天堂归天堂,或地狱归地狱。不管是天堂上帝的怀抱,还是地狱魔鬼的去处,灵魂总是要有个安放的地方。
你相信那种说法,那种就会给你慰藉。
其次,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满足多数人需求的产品才有市场。宗教亦是如此。
人总是各有各需求,五花八门的需求,很难由一种产品完全满足。而且同类型的需求也有普适和小众之分,满足普适需求的产品用户多,占的市场份额大。满足小众需求的反之。就像真对熟人社交的微信,和针对陌生人社交的陌陌。所以宗教想要发展壮大也要针对大多数人的精神需求去设计宗教的体系。
比如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每一座城市都有数十种教派和神秘宗教互为竞争,基督教也是在这股风潮下悄然形成的。就像成千上万的小咖啡馆,最终被两三家强大、能更顺畅的提供优秀产品的连锁点(如星巴克)取代。开始的基督教并不主流,在竞争中,基督教寻求改革,把它从专门针对犹太人的信仰,变成了一种旨在打动希腊人和罗马人的普遍信仰,但是怎么做才能成为普遍信仰呢?基督教的改革敏锐的意识到可以瞄准穷人和受剥夺的人。所以基督教严厉的反对财富、权力和一夫多妻制。自此逐渐打动了更多民众的基督教渐渐兴起。
再次,产品聆听市场竞争中的反馈,才会越来越好。宗教也会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好。
将产品投放市场,市场就会给产品予以反馈。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可以帮助产品发现自己的不足或发扬自己的优势,注重市场反馈才有好的产品。如果有政策的限制,正常的反馈就会扭曲,产品也就收不到用户的真实反映。宗教也跟所有产品一样,如果存在管制、补贴,并不利于产品的健康发展。
比如国家要求国教,一个宗教受政策的限制独大,那么这个宗教在后面的时光中,就会失去对信徒精神需求的演化和满足的动力。会出现一段长期无变化的情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政府补贴神道教,并歧视其他教派。战争结束后,神道教的保护地位被废除,现在有成百上千个新教组织在日本兴盛起来。这些宗教团体满足了神道教明显未能满足的精神需求。
最后,产品需要迭代升级、改进,以求得发展和生存。宗教也在不断演化迭代。
随着时间的流逝,文化、科技等等 不断的发展,宗教如果想要有长久的生命力,更广阔的信徒,也就一样需要迭代更新微调,就像产品不同的版本号。不能适应需求变化的宗教就会消亡。
比如佛教,以其中的一个分支为例,可以分为以下阶段,首先是原始佛教,创立之初的一百年,思想和组织并无变化,后因信徒对戒律的态度不同逐渐分裂为严格持戒的上座部和可变通持戒的大众部。放宽戒律的大众部又发展出了大乘佛教。大乘佛教认为自己的教法是广度众生的大舟,而以往的佛教只能满足于自我解脱。大乘佛教之后向北传播到了汉地,成为了汉传佛教的主要组成部分。汉传佛教结合了中国自身的特色,又逐渐演和进一步传播。
总结,每种宗教都必须奋力而为,才能争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这跟所有产品的发展何其相似。从这里也看的到万千产品力争上游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