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项目=
市场需求×清晰品类×能力资源×财务评估
&
个人志向
选好项目,很多烦恼都不会出现。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头部领域,这是基于不同人的能力与兴趣之不同。——古典如是说
貌似一切的分析都从自身能力与性格出发,举个近期遇到的朋友例子。
朋友a
推销能力强,音乐领域深耕多年,专家形象
选择1:卖保健品—橘红,拓展代理,找品牌背书
选择2:音乐工程拉单,拉赞助,拉投资,铺琴行线下渠道
其实从基于能力,锁定业务方向来说都可以,但选择1的方案,是否足够有竞争力呢?渠道+品牌,要看该保健品的品类资深的成熟情况,以及销货规模预算。
橘红我认为不算是一个成熟的品类,甚至比燕窝还弱,毕竟后者是全国品类。但价格却不低,体验了一下,如果不是药用,也许我只会把它当做礼品吧,但礼品其实有太多选择。
除了产品品类,最终必然不是像面膜一样走代理分销渠道,而是要走入药店一类的渠道铺设,那这就需要专业的从业者,给予足够高的提成,去干这样的一件事了。这是事情的困难度。除此投入以外,一个新的品牌,还需要投入多大的金钱成本或人情成本去砸出一个新的品牌。而从收益而言,单价200~300元一瓶,利润率肯定不高,进而渠道的驱动力也不一定大,如此难的成交群体与理由,价值产品价值的重复使用与消费,也会造成营销成本居高不下。
我认为,也许卖茶叶和红酒会更好。
为什么呢?因为这两类也是大品类,现在民用价格段却也很难有所品牌的共识,水太深了。专家的形象与背书,是奏效的。
至于选择2
音乐工程拉单,拉赞助,拉投资,铺琴行线下渠道
我认为这是建立在自己优势之上的优势建设。
有同样能力与兴趣的人,不见得有十几年的行业从业背景,堆积而来的信任感。
这个时候需要做的就是3件事:
1.扎根该细分领域,形成资源积累
2.挑选好的产品/项目,谈好利益分配
3.持续构建自己的渠道网络与个人影响力
以上还没有针对需求做太多的探索,
那些我们不太理解的社会现象背后,有时候就是隐藏着某些社会需求的变化,上升或者下降。
为什么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去东华寺禅修?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愿意排那么长的队去等一杯喜茶?
为什么这两年多了那么多音乐综艺?
为什么一夜之间人类那么多人都在做版权?
为什么大张伟改行做主持人了?
为什么商场的网红打卡拍照区域那么火?
为什么卧室音乐人越来越多?
这时候你就需要一本经济解释了。
我看到的是都市人的减压需求、95后的自我表现需求、音乐之于网红艺人的副业本质、基于年轻一代的有色幻想需求…
至于财务评估,就是锁定完几个项目以后,验证一下是否有人买单,然后评估计算一下生意的收入规模,需要绝对冷静。
如果觉得这个项目还行,养得起优秀团队,下一步就是把这个故事讲给投资人听吧,请查看我的上一篇文章《CEO的本分:挑个好项目,讲个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