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测评方式,它是一种偏重于考查能力的选拔性测评. 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殊地位,因而数学中考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一种专业测评之一.
经过多年的中考实践,中考试题开始走向情境新颖,构思独特. 这其中包含了命题者的大量心血,但命题者研究设计的路径却隐藏于题外,若解后不注意反思、总结,则很难捕捉中考命题的基本走向,试题考查的深度与广度也不易被发掘,久而久之,只能是广种薄收.
研究中考试题,不仅是命题者的事,也是教师一项常态化的工作,要认真去感知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明晰问题的来龙去脉,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探求问题的拓展延伸,揭示问题的本质特征,才能领悟中考命题的意图,向学生讲清楚试题的实质,发挥试题的巨大功能.
一道好题并不在于它的深奥,而在于它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好的中考试题往往不一定都是新题,它往往就来源于教材,既能引导师生重视教材作用和对基本知识的学习,又能让师生意识到仅仅靠题海战和死记硬背是无法在中考中取得高分.
“中考指挥棒”在当代中国是客观存在的,中考的导向始终是中考数学教学最关注的问题,无论是从学生学的角度还是从教师教的角度,中考都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以中考试题为基本素材,对试题进行命制探究、变式拓展和背景解读,实际上就是对中考试题的“二次开发”,为教师的授课提供有益的、切合初三学生学情的案例,其目的就是让中考试题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思维的发展.
认真研究中考试题,活化中考试题,进一步开发中考试题,拓展其教育功能,是中考复习的有效途径之一.
中考备考中对中考试题的开发,需要我们建立在对中考试题和教材纵深研究的基础上,善于用联系的观点探究课本题和中考试题的变式,善于在课本题中寻找中考试题的原型,探究中考试题与课本题的结合点,再将这些问题做恰当的分解或整合、延伸或拓展.
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题目的变化中发现不变的本质,练就一手莫让浮云遮望眼,除尽繁华识真颜的硬本领,避免让学生机械重复地训练,避免让学生思维在低层次之间游走,尽量让学生体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经历从苦思不得其解到得来全不费功夫的酣畅淋漓,努力使初三课堂教学丰富、鲜活、高效,精彩纷呈.
节选并修改:沈文选《数学测评题的命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