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
这个标题对于程序员来说应该不陌生,不管学习什么语言,当你搭好环境后,写的第一段代码就是为了输出Hello World。
看到输出成功后你就成功了一半,这意味着你踏入了新的世界,你在这个世界里可以进一步做你想做的事。
没错,我正是一个程序员,it届的搬砖工,虚构世界里的一块基石。在我的工作生涯中,在这个世界里,我用程序建造了各式各样的“建筑”。有时候我发自内心地展现出了对这门艺术的喜爱,全心全意投入其中,对每一段代码都精雕细琢,保证其算法最优、占用内存小、代码风格良好;但更多的时候为了应对产品经理的紧急需求,老板的需要,放弃了让我成为大艺术家的东西。我会极快地从以前走过的路中选择最短的一条,确保上头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项目完成。
我曾经会为掌握了新的框架、新的中间件技术兴奋不已。我会编写一个GUI程序帮我媳妇处理excel的一些需求,会写程序帮我妈挂在那自动看视频答题目,会写程序爬各类网站获取自己想要的数据,那时候我觉得编程真的是无所不能的。 但工作久了,渐渐丢失了那种感觉。
工作总会牢牢掌握住你的时间,限制你的思维,只放行那几条对公司有益的路。
公司并不需要那种以一敌百的程序员,招那样的人太过有风险,万一人家做到一半走了怎么办,掌握核心技术坐地起价怎么办。他们更希望内部人员组织是一个稳定的结构,每一层每一个结点都专注于自己的一小块工作,这样风险才会降到最低。在这个结构里,每一个人都是可以被取代的,一旦空出来就会迅速补上。在这样的系统中,人不过是块砖罢了,每个人只看得到属于自己的一小部分,就连思维都被限制在这一小部分空间里。
随着时间慢慢的流逝,底层的砖块换了一轮又一轮,上面的似乎没怎么变。在一次又一次的送别老战友的餐桌上,我常常在想,我们这辈子还会相见吗?我们,对于公司来说是什么?想着想着感觉有点麻木了。
思维的转变
我开始喜欢上了稳定的、不变的东西。
于是我不再想做前端的工作,虽然做得也不太精。主要它的变化实在太快了,每年好几个新框架新工具,不学真的会out。就像时尚界里每年都有新的服装搭配方式,穿着去年流行款式走秀只会被人家笑话。
cto对此也表示赞同,我这个年纪再搞前端实在是浪费光阴。是啊,我都29了,学习速度赶不上刚毕业的年轻人,加上加班超过1小时就头晕,这应该就是中年油腻男的压力了吧。
当我把重心转移后端之后,发现也没那么有趣。一天有很多时间在开会过需求,加班的时间才能回到正事上。写代码几乎是无尽的增删改查,有性能要求的就上缓存,这确实是不变了,但无疑变成了重复劳动,这么工作还有意义吗?
经过久久的思索后,我认识到,我所做的不过是和同事一起搭建一座桥,让有价值的人从桥这头走到那头。假如连过桥的人都没有,那我们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毫无意义。那我为什么不能当过桥的人?当有价值的人?
程序员职业赋予了我抽象思维的能力,也给了我去探索现象背后本质的精神。若我把这种精神和能力运用在生活中的其它方面,以文字的形式帮助别人看清他们看不清的道路,或者给予那些卡在某些瓶颈的人一点启发,我的价值会不会因此提升很多呢?
想到这不得不提一位大作家,大思想家——鲁迅,加了个大字是为了表明我对他的尊敬和喜爱。他也是在苦苦思索以后才发现学医能救的人十分有限,为了最大发挥自己的价值,他选择了文学。我自然不能与这样的伟人并论,但思路其实一样。哪怕我只给世人带来一丢丢价值,那也比现在做的有意义得多。所以才有了今天这一篇文章,我会把写作能变为我的副业,将来的主业。
既然要写作,就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和方向,我定的方向是哲学,思想。我会去思考和研究事物之间的通性,会去探讨人类的本质,去做不浮于表面的事。我不会去写单纯抒发心情的,或仅仅是描写主观感受的文章,因为这样做没有价值。
迈向新方向
我理解的哲学,本质上是对世间永恒不变的东西的一种认知,是抽象体系中的顶端。爱情不是永恒的,它随着两个相爱的人去世后消失了。金钱也不是,权利也不是,这些都是随着文明发展诞生的过渡产物。
我追寻的,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太阳系围绕银河系转,物质守恒,能量守恒,元素周期表这样不变的规律,只有接近永恒的东西才能称得上是哲学。什么又是永恒?我给它的定义是在地球毁灭之前。
目前我仍然以写代码谋生,写作的时间很少,毕竟国内的it界大家都懂。套用《我不是药神》里的一句话,希望我国互联网行业越来越好。
不记得上次写作是什么时候了,兴许是高考时。写这篇文章耗费了我相当大的精力,绞尽了我相当多的脑汁,没办法,理科生,十年来文学素养快消磨殆尽了。本人不追求辞藻华丽,故事感天动地,只求逻辑清晰,条理清楚,读者不会头晕转向,能有所启发就好。
希望早日能写出一本哲学书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