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属于未来的目标:
1、早晚有一天,我要做到不再为了生活而出卖自己的时间。
2、早晚有一天,我要做到不落后,成为前百分之二十,甚至前百分之一。
问题答复:
1、有。自我感觉沟通和写作能力居于身边群体前20%。源于读书时代的锻炼,每天的朗诵、写日记、课程演讲、参加辩论队辩论等等。
2、让某方面能力成长到前20%:首先体会下这种能力的作用,比如现场看下弹钢琴的效果,刺激学习的动力和初衷;然后上网了解下相关知识和情况;购买书籍(电子书)、视频尝试跟着学习;日复一日地跟着训练,每天有一定的训练量;在某种场合进行阶段性成果展示或者应用,比如家庭聚会的时候演奏,教堂聚会的时候伴奏等等;构成良性循环,强化这种良性循环。
3、输入的时候在头脑想法里面感觉变化很大,但是行动仍然有待改进。变化确实更早就可以发生,只是部分观念不正确没有带来持续的精进,比如找到钱多事少离家近的体制工作后就一劳永逸地可以幸福生活了,编程等技术老是要更新太麻烦、太辛苦了等等。变化的成本在于事业上自我选择了市场实验,进入低谷后在微信浏览资料寻找意义,在微信阅读恢复了阅读书籍的习惯,无意中看到了《和时间做朋友》这本书,跟着意外地“觉醒”了。找到了一个成长的圈子,重新树立了对于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观念。也更新了对于财富自由的观念。注意力进行了筛选,不再关注所谓新闻八卦或者微信上一些无效互动或者所谓的深度好文。聚焦在成长等有意义的事情上。
4、在聚焦眼前事情、专注于眼前输出的时候,会降低危机感所带来的焦虑。也许就是某种意义上说的“总要找点事情来做”。能感受到切实的成长,和输出。
5、自我审视。以前自我感觉良好,感觉各方面都在平均线上,在大学遇到各路强手后开始自我认识和进化的过程。反思,不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