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在初始创业的时候,尽管每天备课超过10小时,但上课的时候还是经常被学员的问题问到满头大汗,俞敏洪为了征服学员,家里各个角落都贴满了英语单词、甚至背完了一整本朗文字典。俞敏洪拼命背单词,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讲课水平,是为了能够将学过的英文知识变成语言脱口而出,换句话说他在用输出倒逼输入。
当今这个焦虑大时代,很多人都意识到读书是一件如此迫切并且重要的事情,但又常常苦恼读完一本书却没有在我们的脑中留下任何的印象,无法将读过的理论或信息进行思想输出。
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仅仅关系到读书的数量么?书是我们精神食粮的重要来源,但是读书不是吃饭,不是读过就能发挥他的价值。读过的书如果仅仅是读过,却没有在我们的脑中留下任何痕迹,那么读书也只是徒劳。读书不仅仅求数量,高效且有质量的读书才能让我们的思想变得更加丰富并切实帮助到我们。
思想输出就是为了让我们的书“读得其所”,那怎么才能做到高效读书呢?奥野宣之所著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可以为大家切实的解决这个问题。《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告诉我们读书不只是阅读,从选书、购书、读书、记录到活用,这五点读书程序完成才叫做真正的读书,奥野宣之独创的笔记读书法,让我们读书由好似逛景点一般“到此一游”变成我们脑中不能忘却的风景,让读书到思想输出实现完美的过渡。
2018年版《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修订版还增加了旧版中因为版面限制而没有介绍读书技巧和读书笔记的具体案例。我个人觉得这本书还有一个迷之可爱的地方,详尽的列出作者常使用的笔记本和各种笔的品牌和种类,可爱、贴心又周到。
奥野宣之从事传媒业多年,作为一名资深的杂志专栏撰稿人,他将自己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进行总结归纳成书,受到商务人士的欢迎成为畅销书作者。奥野宣之提倡目的性的购书、读书,使读书充满主动性。独创的读书5个步骤让我们科学、高效的阅读,笔记读书法也帮助我们的思想和书中内容进行融合,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什么是笔记读书法?优势在哪里?,先来看这张图
选书
我们生活中遇到新奇的事情、看一部好电影、和人聊天、看一本好书等等,激发起的感悟和感想都可以写进笔记本中,作为我们选书的引子,奥野宣之称之为“随想笔记”。将所有与读书有关系的内容按照日期写进笔记本中,无需分类的做笔记的方法叫做“信息一元化”。所有笔记、标签、一闪而过的灵感、甚至是你即兴画的漫画都放进一个笔记本中,使笔记读书法变得灵活、简单、易执行。
将正在阅读的书中推荐的书目列入购书清单中。书中推荐的书的信息一定是和我们所读之书有所关联,并且书的质量也有所保障,这种选书方法可以帮助进行主题阅读,使我们的知识形成系统,使我们对书中的观点和认知更加厚重、有层次感,也会对我们的写作有帮助,使我们的文章变得有深意且厚重,使人信服、有智慧。
购书清单成为我们选书和购书的“指南针”
很多在买时觉得有用、有趣的书,但带回家后却将其束之高阁。或者买了一堆书却放在书架上积灰,那么如何才能买到自己真正感兴趣、有价值,并且能读完的书呢?我们利用“信息一元化”方法,笔记本中收集到的有关图书的信息都可以作为我们选书的方向。
终身学习已然成为一种时尚的,各大公众号也掀起读书的风潮,各种拆书、讲书公众号,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快速读书和了解书本内容的精华,这些讲书、拆书中所提到的书,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收录在我们的购书清单中。
购书清单让我们省去了在摆放着琳琅满目的书目中寻找的过程,也避免了因为眼花缭乱的广告、华丽的包装、各种人的推荐,陷入选择困难症,帮助我们高效且快速的买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书籍。
可以先在网上搜索书籍的信息,了解书籍的内容,如果找到了我们真正想要拥有的书,就把书籍的信息写进购书清单中。如果购书清单中的书籍积累了很多本,去书店里一次性的购买就可以了,购书过程变得高效、快速。
我们也可以利用图书网站的购物车做为电子购物清单,将想要的书加入购物车,但是电子购书清单一个缺点就是让购书清单变得很长,在书店确认书籍会变得有难度。
你怎样记,决定你记得怎样。
“葱鮪火锅式”读书笔记
摘抄与评论交替进行书写,在读书的过程中与自己产生共鸣、有感触的段落或者句子摘抄下来,然后空两行,写下自己的思考笔记。
牛顿说“如果说我看的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读书笔记就是搭上书籍作者的思维快车,继而延伸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思考的。这些笔记不仅证明着我们读过这本书,也见证着我们的个人成长。当我们慢慢有了自己的阅历和经历,视野和看问题的角度都会随之改变,当再次翻阅曾经的笔记的时候,也许会对同一段文字有了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此时我们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下成长后的不同的思考笔记,这难道不也证明了我们的成长过程么。
网络时代“葱鮪火锅式”笔记读书法,我们也可以在软件中进行,豆瓣读书中的笔记功能就可以完成,笔记以符号为开端,原文与笔记之间空一行,软件将原文与笔记的色号进行区分。
俗话说:“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摘抄看似很费时间,却可以加深我们对书的记忆和理解,同时我们写下的感想、感悟都可以作为我们日后自己写文章的原创素材,也让我们自己的文字和原文进行对比,直观的看出我们与原作者的写作能力的差距。
剪报式读书笔记
顾名思义就是我们将有关读书的信息的报刊、杂志、书评甚至是书腰或是封面的某一角都可以贴在笔记本中,也可以在粘贴的内容旁边写下自己的想法。
做笔记不仅可以加深对书的记忆,还可以加深对书的理解。做笔记的过程就是我们与书交流的过程,我们的思想和书籍作者之间的一种碰撞擦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思想的火花。笔记让读书的过程变得更加有趣、也潜移默化的管理着我们思想。
读书笔记帮助我们思想内化
豆瓣中高晓松的不同平台的节目《晓松奇谈》和《小说》评分都在8分以上,点击量破亿。节目里高晓松坐在椅子上拿着一把扇子、穿着大裤衩子,将自己读过的古今中外的历史、地理、人文故事经过自己的思考再加工,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地有条理、有逻辑且通俗的讲出来,很多人也因为这个节目对高晓松黑转粉。
高晓松说这个节目让他读过的书、脑子里纷繁的知识逐渐织成了一张网,凌乱、碎片化的知识变成了一个知识系统。他通过节目将自己零散的知识变成了一个完成的体系,甚至促进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完整,将书中的知识内化,与自己相融合。思想输出将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反刍、加工,读书笔记将我们吸收到的精华用文字表达出来,最终获得书籍带给我们思维的飞跃。
做好笔记是写好文章的基础
我们读书、做笔记都是为了最终能够将书中的内容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做笔记的过程中也是锻炼我们原创思考、积累素材的过程。读书过程中的笔记成为了我们思想的子弹,将“葱鮪火锅式”读书笔记中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进行资源重组,写出了属于自己的原创文章、有独到见解的书评。
读书笔记带给我们的奇思妙想。笔记本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创意源自既有信息重组”,工作中遇到创作瓶颈的时候,拿出笔记本来翻阅,也许之前写下的生活小感悟、一段读书笔记、或是一个曾经粘贴的一张杂志都会带给我们灵感,我们把这些信息进行重新排版和整理,也许就成为了一个新的文案创意。
“读书笔记是一剂解忧草”。我们生活中遇到难题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问题找出3本相同主题的书,从不同的书中抽取与我们的问题相关的观点,我们根据书中的观点进行自我深刻的剖析,找到我们解决问题的出口。
路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的走,才能走的长、走得远,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读书不断,笔耕不辍,看似笨拙却最行之有效。读书从来都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吸收书中的精华滋养我们的我们的精神世界才能达到知行合一。《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笔记读书法帮助我们拆掉思维的墙,丰富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也让笔记本中写下的每一句话都印证我们个人思维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