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又...回来这个又一次布满蜘蛛网的空间回来絮絮叨叨,原因多样...但总归一句得认真打扫重新开张了!
昨天晚上,小📕上面好多有关Sam在Stanford U跟学生进行闭门会议的“笔记”,通过这些note好像也窥探到了GPT的一手信息,就是感觉自己如果不进步,要被时代抛弃了!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通过GPT问世后,反正这两年的见闻不自觉的一直往AI相关议题上靠了,回想起20年前在书本上看到的AI研究跟应用,就感觉“它”是遥不可及的,是个只能仰望却无法跟自己产生直接关联的高端技术,殊不知现在是天天得跟TA打交道,这个TA让我感觉是个能交互的“他/她”,跟我一来一往的,偶尔还会一本正经的跟我胡说八道,纠正他之后还很诚恳的跟我道歉。也会在被各种尝试性问题一轮轮的压榨后,就出错歇菜了,但再重新让他生成,又活过来了。但偶尔也会顶个嘴,不该他回答的,也会拒绝回答,不再是人工智障了,而是懂得面面俱到的智能小助手,或是偶尔会被他气笑的小猪手。
最近开始认真往人机协同教学的方向探究,先从AI智能体的应用来看,他可以是一个对老师很容易上手的“助手”,而且可以一次拥有多个,赋予他们不同的属性和特征描述,越清楚越具体则这个智能体的形象就越鲜明,再持续的跟他对话(调教),让他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借助大模型的语料库和自己思路进行应用,在技术环境(软硬件)条件允许情况下,每位教师分分钟能组建自己的智能助手团,还能让他们分布在不同“公司”,使用过程对不同厂家的助理再品头论足一番,筛选自己最喜欢最受用的助理出来深度培养。
说回自己的研究过程,其实会有很多迷茫点,甚至有些很小白的问题,那种羞于开口问人或压根儿不知道怎么问的,自己就是自己学习路上绊脚石的既视感!但是,GPTs出来后,我也尝试着创建自己想要的GPT,赋予他不同的角色与任务,尤其是分析过程,必须得一直压榨他的算力,虽然会有很多失败的过程,但我也是跟着Ta持续的修正,包含我的档案文本和提问词,有时候看似的答非所问也给到了惊喜,拓宽了我的思路,从中又获得了一些新想法!这就是我的智能小学伴,默默的互相支持着!
下一步,继续跟TA前行,找出对教师更容易上手与协作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