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多边形(Low-Poly)是目前流行的一种3D艺术表现形式。不同于细节繁多、棱角平滑、追求真实感的传统多边形3D建模,低多边形的特点是面又多又小,低细节,高精度渲染,后期再配以柔和的光效。因为低多边形作品摆脱了写实的“枷锁”,在表现效果上也更为自由和多样化。
从艺术角度来讲,3D画面的呈现整体上来说是往越来越拟真的方向前进,就如同西方古典绘画一样,技术不断的发展带来的是更加逼真的绘画风格。但是在摄影技术产生之后,绘画师们猛然发现,“拟真”已经不再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于是绘画也就变得更加的抽象而晦涩。
“低多边形”的意义就在于将数字艺术家们从对于现实的徒劳模仿中解放出来,让艺术回归到设计本身上来。毕竟艺术从来就不关乎逼真,而在于表达;当设计师们开始追求对于现实的抽象和对某些元素的强调,捕捉事物的本质,“低多边形”就这样产生了。
— 系列A —
Timothy J. Reynolds是一位极力推崇低面建模设计美学的三维插图师,他的低多边形作品风格大气而严谨,场景感也很强。比起画面的细节,他更关注色彩,在下列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水面在不同的时刻所呈现出的光影色彩变化。
— 系列B —
这组作品来自Jeremiah Shaw和Danny Jones的站点Geo A Day。这组低多边形作品所呈现出的冷硬的美感来自其简洁,抽象的形体和结构,还有在渲染和光照上先进的处理手法。
— 系列C —
JR Schmidt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CG艺术家,尤其是他的低多边形场景作品会令所有观赏者都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几何风格作品很像是许多小游戏中的场景,色彩明快、内容丰富并且充满了趣味性。
— 系列D —
这组作品出自多媒体设计师Runar Finanger之手,他的作品风格以舒适、简约为主。他创作的低多边形浮冰和雪屋有一种现实生活中纸质手工艺品的感觉,这让厚重的冰雪有了一丝轻盈的滋味。
— 系列E(密集恐惧症请跳过此系列)—
Matteo Gallinelli的这三幅作品其实是三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花卉,向日葵、金鱼草和雏菊。但转换为低多边形风格后,原本圆润饱满的花瓣变得尖锐单薄,像极了一根根硬刺。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金鱼草(Antirrhinum majus L.)
雏菊(Bellis perennis L.)
— 系列F —
而Núria Madrid的这组作品不像典型的低多边形风格那样充满了棱角,而是相当圆润。地形仿佛是用一层一层的厚纸板叠起来的,动物和石头也似乎是用粘土捏出来的。但是,简单的建模和单纯的色彩搭配让它看上去也非常出色。
— 系列G —
Aldo Pulella的这组低多边形作品不乏丰富的细节和细致的物件,在色彩选择上也更为单纯清新。岩石和雪山上的棱角,明丽干净的色调和材质,还有四四方方的结构更让景色瞬间变得优雅可爱。
— 系列H —
最后这组作品来自波兰三维插画师Mat Szulik,他的场景作品别有一番热情的味道。强烈的色彩与光线的搭配,以及对光照和阴影统一性的强调,让整个画面骤然鲜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