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能网罗到更更多的人才,就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然而,网罗到优秀的人才就必须要具备一个超强能力,善于发现人才,三国时期的刘备在识人上最有发言权。《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这样评价刘备的识人之能,“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古人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刘备就是那个伯乐,他往往能因为一次谈话就能发现人才,比如和庞统、马忠等人谈话后,“大奇之”。一般认为,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无所不能,无人不知。可在识人能力上,诸葛亮就要差上几分,最突出的问题就表现在对待是否重用马谡的问题上。
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家喻户晓,说的是公元223年,刘备退守白帝城后重病卧床,自知时日不多的刘备召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托孤,期间刘备和诸葛亮有一段经典的对话。两人谈话的内容以广为流传,这里不作阐述,其中的一个小细节值得我们深思,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特别叮嘱了一番,“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既然诸葛亮已经得到了预警,马谡是不能够重用的,可诸葛亮最终还是重用了,结果导致了“挥泪斩马谡”的悲剧。小说《三国演义》就记载了诸葛亮在杀马谡前后内心纠结的场景,当监斩官献上马谡的首级时,诸葛亮痛哭流涕,蒋琬问其原因,“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
那么诸葛亮为何要重用马谡呢?四个字来形容,“两人互补”。陈寿在《三国志》中这样评价诸葛亮,“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也就是说,陈寿认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比较一般,但是马谡的纸上谈兵正中下怀。于是,我们就看到接下来这样一幕,“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马谡说的再多,一切都要战场上来检验,可惜街亭失守导致了第一次北伐失败。有人说,如果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不使用马谡来镇守街亭,可能历史就会改写,这有一定的道理,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此文为看点(历史的大事件)原创内容,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