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个段子
1950年代,有人调查耶鲁大学的大学生,你们对未来有没有明确目标。调查结果是有明确目标的学生只占3%。然后过了几十年,研究者再回访这些当年的学生,发现这3%当初有目标的学生所赚到的财富,超过了剩下的所有毕业生的财富总和!
非常好的故事——唯一的问题是,这个研究到底是谁做的,到底是对哪一届耶鲁毕业生做的,你找不到任何参考文献。有记者专门就此去耶鲁大学做了调研,结论是这个研究根本就不存在,纯属杜撰。
还有另外一个段子,据说反而是真的
有人曾经对欧洲两千个专业人士做过一次跟踪研究。首先,在这些人刚刚获得硕士学位、即将走上职场的时候,研究者让他们填写了一份问卷调查,其中判断题包括“我想挣很多钱”、“我想获得很高的职业声望”等等,测试他们的个人目标。
三年以后,研究者回访这些专业人士,发现当初目标(野心)越大的人,挣的钱的确更多。特别想挣钱的人也特别能挣钱,结果很不错。
但是七年以后,研究者再次回访这些专业人士,发现结果变了。当初特别想挣钱的人,现在的收入反而还比当初那些没有强烈挣钱愿望的人少了。而且他们的职业满意度也不行
—— 现在他们普遍有一种失望的情绪。
可能早期的希望太大,导致后期的失望也大,结果反而没干劲了。
话到此处,一个问题油然而生,人生到底是否应该有个明确的目标呢?
我的回答是,
当然要有!
首先,要切实可行,即使没有找到“终极大目标”,也应该有一个阶段性目标
其次,目标要有,但不能把人生的每一天都像做项目管理那样全部都目标化,要可以随时调整
第三,你还得注意不要让僵化的目标捆缚住自己的手脚。
比如,很多零售批发商,每个月基本上是按照出货的多少,再加上往年月度的环比经验进货。而不注意观察某些商品会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突然成了爆款抢手货,结果还是按照往年经验订货,结果坐失热销良机。
这里就引出了一个问题,人之为人,为什么一定要订立目标才能过得好呢,你看
现在刚好是年底,
国家和政府要订立五年目标
企业现在要订立经营目标
项目管理更是要把目标层层分解
心理学家指出,很多时候,人们之所以如此重视目标,是因为人生来惧怕“不确定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明确目标的人,容易进入心流的幸福状态。
但现实的多元化世界,越来越难以用一个固定的目标来引导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最好的办法是,执行目标以积累能力为主,不断观察环境的变化,利用好不确定性给自己带来的机遇,结合积累的厚度,不断检视和调整目标,以达到最好的结果和效果。
比如教育培训行业,当一个人已经成长为名师之后,继续按部就班的在线下上课,他的收入,就是线性增长,如果选择在互联网平台上讲课,所传播的效率就会翻倍,财富也相应地会呈几何级数的增长。
再比如罗胖(现在做锤子的那位)十年前讲过的一个段子:
你憋着一泡尿在大街上横冲直撞找厕所,迎面看见一个麦当劳,(心想)“不是厕所,不去”,——那就活该你憋死。
总结一下,
订立目标不要不切实际,不顾条件的凭空设立目标,就是妄念。
运用WOOP衡量一下目标和排除障碍之间的代价,不要超过你的心理承受能力。
执行目标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我们必须要完成的内容。
执行目标的过程中, 要时刻观察客观环境的变化,做 经常性地重新评估。 逮到机会就要“干票大的”,放大自己的努力。
执行目标的过程中,在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追求几何级数的增长(写书),放弃线性增长(讲课)。
目标在前方,但遇到需要拐弯的时候,也不要硬往前撞,拥抱不确定性,获得意外的收获(happy accident)。
-------------------------
本文参考万维刚的《精英日课》I、II、《番茄工作法图解》;罗辑思维2008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