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卡兰诺
01
我们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为了让孟子有个好环境成长,不辞辛劳,连搬了三次家。孟子终不负母亲大人的一番苦心,成就了一番伟业。
对于皇帝也是一样,从小要是教育不严,长大后大多数都成为了昏君,明朝时期有这么一位太后,她就很牛,教育皇帝特别严格。
她就是李太后,是明神宗朱翊钧的生母。
她十五岁进入裕王府,因为出身卑微,在隆庆皇帝朱载垕还是裕王时,只不过是裕王府邸里的一名宫人,后来偶然得到裕王宠幸,生下了儿子,遂母以子贵,在隆庆元年三月被封为贵妃,地位仅次于陈皇后。
谁知这个明穆宗隆庆皇帝,玩得太嗨了,天天磕春药,与妃子玩各种姿势,刚过两个月,准备去金銮殿上班,屁股刚坐到金銮殿龙椅上,全身打颤,直接晕倒了,没过多久一命归西了。驾崩之年才36岁。
按明朝惯例皇帝驾崩后,应由皇后之子继承帝位,但是隆庆皇帝皇后陈氏,一直体弱多病而无子。
因此在李贵妃和大太监冯保,还有内阁首辅张居正帮助下,朱翊钓顺利登基为皇帝,史称为万历皇帝,即为明神宗。
02
朱翊钧即位时年仅10岁,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童,一心只想着玩乐的宝宝,哪里会治理国家。
难怪大学士高拱叹息道,“十岁孩童,安能治国!”
虽然万历皇帝还是无知孩童,但是他的生母李太后,却不是一般的人,她也是中国历史上后妃中,少有的精明强干的女人。
大臣冯保与张居正商议,安排仁圣皇太后居慈庆宫,慈圣皇太后居慈宁宫。
不仅如此,张居正还请求慈圣皇太后照顾新帝的起居,毕竟万历皇帝还是10岁的孩子。于是慈圣皇太后就名正言顺地住进了乾清宫,并且借照顾皇帝的名义逐渐干预朝政。
李太后管教明神宗相当严格,明神宗有时不愿读书,李太后便马上将他召来,让他长时间罚跪。
每次明神宗在经筵听儒臣讲授完毕,李太后总是让明神宗在她面前模仿讲臣复述所讲内容。
凡到上朝之日,李太后五更时就来到明神宗的住处,招呼道:“皇上应该起来了。”下令左右扶明神宗起来坐下,取水为他洗脸,然后领着明神宗乘车而出。
明神宗侍奉李太后惟命恭谨,而那些奉李太后之旨的宦官们,往往对他过分挟持管束。
有一次,明神宗在西城曲宴上喝多了酒,命内侍唱新曲给他听,内侍推辞说不会,明神宗便取剑要杀内侍,幸亏左右加以劝解,才取笑割去内侍的头发。
第二天,李太后听说此事,传话给张居正,让他上疏切谏,并令他为明神宗起草罪己御札。
又将明神宗召来罚跪,一一列举他的过错,明神宗哭着请求以后改过才算了结。
02
慈圣皇太后虽然表面上贵为太后,但因她出身微贱,实际上却处处受制,甚至在用膳时也不能和万历皇帝和仁圣皇太后平起平坐,只能站在他们身后,个中滋味是常人难以体会的。
而万历皇帝虽为慈圣皇太后所生,但是他也是极为看重出身。
《明史》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明光宗朱常洛是神宗(万历)的长子,他的亲生母亲王氏原是宫人,一个偶然的机会被万历皇帝临幸了一回就怀孕了,但直到王氏临产,万历皇帝都不承认。
幸亏宫内皇帝起居记载得十分清楚,得以证明朱常洛系万历之子。
朱常洛长大后,大臣要求立他为太子,万历皇帝始终不同意。慈圣皇太后问他为什么,万历说:“朱常洛是都人的儿子。”
太后听后大怒,因为此话正是触到了她的痛处。
她怒斥万历说:“你也是都人的儿子!”万历看到母亲大怒十分惶恐,伏地不敢起。
原来明朝内廷呼宫人为“都人”,而太后也是宫人出身,只因母凭子贵才升为贵妃。
由此可见慈圣皇太后是宫人出身的影子始终伴随着她,而明朝宫廷中的生活充满了艰难凶险和明争暗斗,她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来巩固自己来之不易的政治地位和权力。
04
李太后一生笃信佛教,万历尊封她为“九连菩萨”。
万历成年以后数十年很少问政事,不见大臣面,并派太监到民间横征暴敛,搜刮民财,导致民不聊生、灾变迭起,国家内忧外患,根基日空。
儿大不由娘,李太后只管保住太子的地位,除此之外并不多干涉儿子,何况按律后妃本也不应干政。她遂寄情宗教,儿子如何也就随他去了。
万历四十二(1614年)年二月,李太后去世,终年70岁,与丈夫及陈皇后合葬在十三陵中的“昭陵”。
她的谥号是“孝定贞纯钦仁端肃弼天祚圣皇太后”,所以又简称“孝定太后”。
李太后的一生,是不幸的,早早就在宫中当了地位卑微的宫女;但她又是幸运的,被裕王(后来的隆庆皇帝)宠幸,生下儿子,母以子贵,得以当上皇后、皇太后,荣华富贵一生。
看来,长得好不如运气好,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古往今来,女性的命运大多皆是如此。尽管粗粗分析,此说法未必正确,却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无戒365天日更训练营2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