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作家。在大学期间看过窦文涛主持的《圆桌派》,武志红老师作为嘉宾出现过几集,当时对此人并不是很了解,后来在白岩松的节目《对白》第三季中,听了武志红老师的一篇演讲《选择你的命运》,非常受用,就决定买来武志红老师的书看一看。
第一本就是《为何家会伤人》,这是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一本适合中国人看的家庭教育书籍。
本书一共分为四个模块,主题分别为“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和“中国式家庭”。为了更好的总结书中的内容,在这里我以“两个人的成长”为线索来贯穿书中所讲到的各个主题。
⒈首先是两个人相遇,这是恋爱的开始。“恋爱,其主要意义不是让我们找到一个能粘一辈子的伴侣,而是让我们真正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伴侣是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样独立,一样重要的人”,“恋爱是亲子关系的复制,我们不会简单地按照现实父母的原型去寻找恋人,我们其实是按照理想父母的原型去寻找恋人”。这里会涉及到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理想父母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够给予我们无条件的爱。我们自己需要这种无条件的爱,我们也知道恋人需要这种无条件的爱。所以在恋爱前期,我们会积极地给予对方无条件的爱,或者用直白的方法,或者用狡猾的方法,总之都会让对方感觉到:无论你做什么,我都会一无既往地爱你,我的爱是没有条件的。获得了足够的无条件的爱以后,我们会变成孩子,恋人也会变成孩子,我们一起退行到童年。这时,我们互为对方的理想父母,又互为对方的孩子。
但是,热恋中的人必须要明白一点,你对恋人有一种期待,恋人对你也有一种期待。很可能,你既符合她的期待,她也符合你的期待。但是,这种相互的符合只是一种运气,你们彼此并不真正懂得对方的期待。恋人不管多像你的理想父母,那也只是你的投射、你的看法,来自于你童年的期待。但实际上,你的恋人有另外一种生命体验,他是另外一个人。如果你只觉得恋人是你的理想父母,那就等于你只是将恋人当做了一个爱的工具或对象,而没有将恋人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来理解、来尊重。
婚姻之所以容易成为爱情的坟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婚姻只是我们过去家庭模式的复制。所以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就非常的重要了。
⒉两个人恋爱之后就是组建新的家庭,在一个家庭中,核心的关系是夫妻关系。但是中国长久以来受“孝道”文化的影响,亲子关系在很多家庭中往往占据主导地位(父子母子的关系远远大于夫妻关系)。但这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家庭关系,在一个健康的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要成为家庭的核心,而亲子关系要排在夫妻关系之后。
这就意味着在一个健康的家庭关系中,有两件事情需要注意:一是年轻父母对儿女的爱不能超过对彼此的爱,只有这样的父母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孩子独立的品质,在这种关系中长大的孩子也能够在未来更好的经营自己的夫妻关系。二是作为婆婆,不能太过于干涉儿子儿媳的生活,作为儿子,要与妻子“统一战线”。如果亲子关系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两个常见的问题:糟糕的婆媳关系和严重的恋子情节。
所以:
如果是儿子,就要对自己说,爸爸才是妈妈最爱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女儿,就要对自己说,妈妈才是爸爸最爱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父亲,就要对女儿说,我爱你,但妈妈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如果是母亲,就要对儿子说,我爱你,但爸爸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势必要割舍的,不要让它成为最爱,我们一定要懂得,配偶才是真正陪伴我们一生的伴侣,才是我们最重要的心理寄托。
3.两个人组建了新的家庭,有了孩子以后,就要面临与孩子的分离。
分离和爱同等重要,它们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它们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它自己。拒绝分离,就等于拒绝成长。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分离期是一个微妙、复杂而多变的心理过程,著名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将它分为四个亚阶段:身体分化期、实践期、和解期和个性化期。
①身体分化期(6~10个月)。婴儿从身体上意识到,妈妈是另一个人。
②实践期(10~16个月)。婴儿会走了,他热情地探索周围世界,开始爱上自己,觉的自己非常强大,对妈妈好像不再那么依恋,就像是一个背叛期,婴儿“背叛”了与妈妈的亲密关系。
③和解期(16~24个月)。实践期让婴儿备受挫折,他明白了自己的弱小,于是重新依恋妈妈,比以前更依恋。相比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幼儿胆子更小,以前无所畏惧的他们现在变得什么都怕,怕陌生人、怕探索、怕……而妈妈是他们的偶像,因为妈妈在他们眼中是那么强大。他们越来越明白,妈妈是另外一个人,但同时又发现,没有妈妈他们无法独立,这是最基本的矛盾,马勒称之为“和解期的冲突”。
幼儿与妈妈的三种心理分离:
①成熟分离:幼儿内化了妈妈的形象,有了自己。但幼儿有了自主性,他形成了主动、积极探索的特质。
②拒绝分离:如果妈妈不愿意与幼儿分离,或错误地什么都替幼儿做主,从而阻碍了这个心理上的分离过程,那么,幼儿就会形成依赖症,现在,他特别依赖妈妈,以后,他特别依赖爸爸或其他亲人,等长大后他会依赖别人。
③单纯分离:妈妈不理解甚至根本缺乏理解幼儿的意愿,也拒绝与幼儿分享他探索世界的情感和体验,那么,幼儿就会陷入孤独。他可能会极度自恋,也可能会患上孤独症。
溺爱=过度地阻碍
爱只会导致好的结果,而不会导致伤害,导致伤害的一定不是爱。溺爱是陷阱,实际上,溺爱的父母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它却披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外衣,而变得仿佛不可指责。
让幼小的孩子独立探索,是一件无比重要的事。这时,在大人看来,孩子的天地很小,但在孩子看来,这就是他的整个世界,他要先在这个世界里证明自己的力量,而后才可能信心十足地在更大的世界里去证明自己。
⒋当两个人的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父母很容易把自己的焦虑转嫁给孩子。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自己的成长停滞了下来,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
真正的轻松总是伴随着能力的解放,那会带来真正的优秀。
快乐有三个层次:竞争式的快乐、条件式的快乐和无条件的快乐。
所谓竞争式的快乐,即一定得我比你强,这样才快乐,否则就痛苦。比如自己家的孩子考上了中山大学,这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很值得开心,但一听说人家的孩子考上了北京大学,你的快乐一下子消散了,转而恨自己的孩子为啥就不如人家孩子争气,这就是竞争式的快乐。
所谓条件式的快乐,里面去除掉了竞争的成分,这是很乐观的快乐。你要一个条件,只要这个条件得以满足,你就会很快乐。譬如你的愿望是挣到多少钱以获得经济上的自由,当这个愿望实现后,你很快乐,而不会沉浸在“比尔•盖茨比我有钱多了”的痛苦中,这就是条件式的快乐。
无条件的快乐,就是不需要外界的任何条件,就能感觉到快乐和祥和。处在这种快乐的层次中,无论舒服还是痛苦,我们都欣然接受;不执着于结果,而是享受和体验充实的人生;对于沿途的幸福安适与种种经验充满了感恩之心,而能心平气和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第三个层面的快乐,并不容易活出,但是条件式的快乐也能点燃我们的生命,让我们觉得不虚此生,但假若生命中只剩下竞争式的快乐,你会时时感觉身处地狱之中。
PS:
①为什么孩子为了一个苹果手机会选择卖肾?
答:iPhone、iPad都是过渡客体,在孩子们眼中是爱的象征,对物质的追求是对爱的渴望。得不到就意味着丧失爱,就要摧毁剥夺了他们被爱感觉的客体。这些孩子心理发展水平是非常低的,苹果产品在他们心中等同于幼儿睡觉时离不开的泰迪熊,只不过生理年龄决定了他们的力量远远大于幼儿。
客体对应的就是自体,自体即“我”自己,而客体即与“我”建立关系的其他人乃至万事万物。
对于每个人来说,母亲都是我们生命中第一个重要客体,而承载母爱的其他客体即是过渡客体。
对于一个幼儿来说,当妈妈用乳房哺育他的时候,妈妈的乳房就是母爱的过渡客体;当妈妈用奶瓶喂他喝水的时候,奶瓶就成了母爱的过渡客体;当这种情形无数次的出现,有一天孩子就会领悟到,母爱不等同于乳房、奶瓶或其他,母爱是无形无质的。有了这样的领悟,他就会放下对过渡客体的执着。然而,假若母爱的累积效应不够,这一领悟没有发生,甚至,母爱缺少,就会导致一个结果——孩子对有形有质的母爱载体非常执着。
②同性恋是怎么产生的?
答:在3~6岁期间的孩子会产生“俄狄浦斯”情节,男孩会产生“恋母”情节,女孩会产生“恋父”情节。他们会渴望亲近异性父母并嫉妒同性父母。如果在一个家庭中父亲很成功,但是夫妻关系不是很和谐,儿子又与妈妈关系过于亲密,如果妈妈经常在儿子面前抱怨孩子父亲的话,孩子会在潜意识里认为爸爸不配做妈妈的配偶,而自己更适合做妈妈的伴侣。换句话说,他会认为自己比爸爸更出色。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想法被现实无情地粉碎,这个男孩会陷入巨大的焦虑中——他强烈地希望超越爸爸,但却发现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实现。超越父亲太难了,做一个男人太难了,一旦孩子有这样的思想,他就有可能产生向女性认同一样的想法。
女孩也会有类似的问题,如果父亲偏爱女儿而忽略妻子,但妻子实际上又非常优秀,那么,这个女孩进去青春期后,也会发现妈妈实际上比她棒多了,从而也感到无比痛苦,并可能在性别认同上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