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
你最喜欢书的哪一部分?
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影响?
它的优点又在哪里?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开篇,作者奥野宣之提出这样四个问题,认真回想一下,你会发现这个问题很是难回答,与此同时,身为读者的你我会发现读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回想不起来书中的具体内容情有可原,但是,你读书的时候是否留下读书笔记或者随笔?作为“笔记本专家”的身份活跃于媒体节目和论坛中的奥野宣之,在书中阐述的笔记读书法让我思考了很多,学到了很多。
选书
即使相册中保存着各个大学推荐的书目,但我依旧经常陷入书荒中,不知道要读什么书,选到自己真正想读的书似乎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如果,你和我一样,笔记本就派上用场了。
作者使用笔记本大概分成四种:随想笔记,购书清单,各种报道的剪报,读书笔记。
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得最新的消息,新闻,广告,朋友圈都是我们可以获得书目的来源,在我看来,想要找到心仪的书,我们可以借助以下几种途径。
1.记在随想笔记上的零碎信息。
依照时间排序,寻找出你最感兴趣的话题,进而通过上网调查找出这个话题的书目,再进行阅读。作为一名女生,外出逛街时的背包往往很小,装不下笔记本,所以呢,苏诉建议你使用印象笔记,将零碎的信息记录在手机上,再寻找时间整理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途径。
2.各种报道剪报。
苏诉喜欢看杂志,经常在杂志上发现各类喜欢的书目,这时就可以记录下来了,再通过看书评,看豆瓣评分确定出自己心仪的书,写在购书清单上,或者直接加入购物车。
3.看过去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中往往会留下笔者的感受,在此可以找到笔者的阅读兴趣,例如苏诉喜欢看小说,读书笔记中就会经常出现小说之类的书目。
4.看喜欢的作者的书评,读喜欢的作者的书。
如果你有喜欢的书评作者,你就可以按照他的书单来挑选阅读书目,简书上经常会出现一些书单,书荒的朋友可以留意这些大神的书单。苏诉喜欢东野圭吾,书荒的时候就会直接搜他的书,倒是省了不少时间。
5.阅读经典书目。
经典书既然可以流传至今,必然有其不凡的魅力,书荒的时候,可以好好考虑一下,即使真的读不下去,也会有另一番感受。
通过以上五种途径,我们已经列出购书清单,通过清单购买书目,会省下不少时间,也会避免因为冲动买下无用的书籍。当然,在购买外文书目时,一定要注意出版社以及翻译者,毕竟翻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我们的读书体验,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购书清单越列越多,有些书留在清单上很久,却未曾真正购买,这时我们就可以考虑是否真的喜欢这本书了,如果不喜欢,坚决划去。我始终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读书也要挑选真正喜欢的书,绝不再不喜欢的书上浪费时间。当然,专业书,参考书,即使不喜欢,也要硬着头皮学啊。
读书
我喜欢读书,也喜欢写读书笔记,我读书是为了输出,写读书笔记是为了为我写书评做准备。虽说读书不能带有功利性,但除了小说是为了开心打发时间之外,读书便是为了获取知识,那么写读书笔记更是必要。
之前的读书笔记大段摘抄,向来是写完之后不再乐意阅读,看了奥野宣之推荐的方法之后,犹如醍醐灌顶一般,对读书笔记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读书是为了输出,写读书笔记也是为了输出,那么,如果笔记写完之后不再看,又有什么价值呢?
写读书笔记之前,请先准备好你喜欢的本子和笔,良好的工具更能让你体会写读书笔记的快乐。比如,苏诉喜欢初品的本子,晨光的黑色中性笔。
奥野宣之介绍了两种读书笔记方法,“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和“剪报式读书笔记。”
1.“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简言之,“葱鲔火锅式”的读书笔记法就是将“摘抄”和“评价”作为同样重要的“材料”进行融合的一种笔记法。“所谓“摘抄”的对象是当时自己认为很重要的段落,“评论”的对象是当时自己的问题、思想和表现力。”作者在书中如此写道。
读书时,边读边做记号,把重要内容筛选出来:
(1)通读,将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
(2)重读,将折页的内容重读,如果仍觉很好,把那一页的另一角也折起来;
(3)标记,第三次阅读仍觉得值得一读,就用笔在上面做记号,并通过标记区分段落的重要程度。再读一遍做标记的内容,把无法舍弃的内容抄写在读书笔记上。
读书后,写清楚读书笔记的日期、书名、作者、摘抄和评论,以便日后查阅。
(1)重读一遍用笔做过记号的内容,严格筛选出自己认为可以多读几遍的部分;
(2)在摘抄完的文章后面留出一些空白,写上自己的评论;
(3)摘抄部分用“O”表示,感想、思考或补充说明用表示。
2.“剪报式读书笔记”
有写出来的读书笔记,自然也就有贴出来的读书笔记。“剪报式读书笔记”就是把与书相关的东西收集起来,结合读后感等内容收藏起来的读书方法。
在写这种读书笔记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书腰,信息卡片,书签以及其他书中的广告等等与书相关的东西剪下来粘贴在笔记本里,甚至包含在旅途中遇见的当地书店的特色卡片,这样在日后翻看笔记本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当时阅读这本书的场景,时间以及地点,岂不是让读书笔记更加丰富多彩?
平时看到的杂志中的美文,参考文献的复印资料都可以复制粘贴到笔记本中,甚至,你也可以在读书笔记中手绘插图,记录每天的心情,遇见的好句子,等等等等。
活用
学以致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不简单了。
书中的章标题很是吸引人,用读书笔记把读过的书变成精神财富,通过重读笔记可以提高自我。笔记本在活用方面发挥着电脑也无法比肩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倡导使用笔记本的原因了。
作者提倡使用一元式笔记本,也就是说将所有的内容集中到一个笔记本上,在未曾尝试之前,我很是不赞同这种方法,在曾经的我看来,读书笔记的本子,记随想的本子,都要分开来,不然会因为所有的东西堆积在一起,而使笔记本发挥不了其该有的作用。但尝试之后发现,作者说的很有道理。
“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美国广告大师詹姆斯在《创意的生成》一书中如是说。一个创意好不好,关键是在于如何安排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信息看起来五花八门,但将它们联系起来并非难事。
为了激发创意,我们可以找出过去的读书笔记重读一遍,或者浏览自己的书架,比较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这些途径往往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在上一栏中,我已经具体介绍了写读书笔记的方法,在这里就不再叙述。读书笔记是为了读者服务,大家应该在多次尝试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写读书笔记的方法,而不必要非要按照奥野宣之的方法。
当读书笔记越来越多,寻找相应的内容就不再那么容易,这时,我们需要在本子的扉页上记下这本读书笔记中看过的书,经过多次的翻阅,我们大概就可以准确地了解这本笔记有什么内容,甚至可以知晓需要的内容的位置。
同时,我们应当找到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阅读读书笔记,并记录上此刻的感受,过去的想法与现在的想法交汇,我们或许就可以得到更加有深度的答案,拓宽我们的思维。
当读过的书与生活中的经历融合在一起,学以致用,我们定会更加优秀。
以书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浪费时间不算什么,但请不要浪费人生。”
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