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有自我意识以来,便时时处处进行着选择,小到今天晚餐吃什么,你想买哪根头绳,大到我们该从事哪种职业,去哪座城市生活。
很少有人花费时间去思考选择这件事。做选择时,你为什么会选择A而不是B抑或是C?你调用的参考标准是什么?为什么是X标准而不是Y标准?除了X标准、Y标准,难道就不能有Z标准了么?选择过后还有没有重新选择的机会?选择有好坏之分吗?选择有比较级和最高级吗?如果有,我们该如何去判断这个选择是否真的好?又怎样能作出比较?
最近深陷负面情绪的泥潭中无法自拔。甚至影响到正常工作的进行。我时时都在后悔和自责于当初的某一个选择,常常幻想着如果选择的是另一种情况,是不是现在不会这样难过?
按照发展心理学家的观点来看,我们的人生是由我们自己建构起来的,在这建构的过程中,我们会像一个科学家一样,一开始给“自我”提出某种假定,然后基于这个假定做出某种选择,选择之后我们又为这个选择投注心血,随后我们可能会发现这个选择是正确的,也可能发现事情并非像我们预想的那样发展,于是我们就会校正原先的假设,重新作出选择。这个校正假设、重新选择的过程被称为“建设性的改变”。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建设性的改变,我们搭建起我们独特的人生。
回顾我当初的选择,只有最初的假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事情的发展,一直都是被动跟随,从未有过主动校正。其实,就是没有动脑子。没有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想当然。直至今日,事情远远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范围,才幡然醒悟,可是,问题又来了,现在的我还来得及吗?
“自我”并不是凝固的,它虽然有稳定的成分,但也可以不断地拓展,在未来发展出很多新的特性,“现在的我”不过是无数个“可能的我”中的一个样本。所以我们大可以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有时候我们会选错,甚至为这个错误付出太多,但是没有关系,我们仍然可以重新作出选择,因为这才是人生的常态。
因为曾经的错误选择,我正时时忍受着最不愿意面对的不确定性,这对快冲破天际的C来说,真是无比煎熬。
但我不得不承认,正是因为这个错误选择,才促成了我这两年来从未间断的积极反思和主动学习。两年多时间,我一直在努力寻找重新选择的出路。
如果我想重新做选择,就必须知道一个好的选择或者说适合我自己的选择是什么样的,应该怎么去做?
更高的标准
逃离隐含假设的牢笼
1.找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
“赛道假设”
“低关联假设”
“僵固型心智”
“零和博弈”
2.识别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校正;
3.形成新的更灵活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出“可能选项”并进行尝试。
新的思维框架
“目标悬置”
“能力嫁接”
“特性改造”:消费型—》生产型
校正选择,做出建设性的改变
目前必须提升结构思考力和复盘能力
重新选择,并不用全部推倒重来
2017,跟着圈妈逼自己一把!